[实用新型]防短路按钮开关无效
申请号: | 02201467.5 | 申请日: | 2002-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519996Y | 公开(公告)日: | 2002-11-06 |
发明(设计)人: | 黄英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乔日电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77/04 | 分类号: | H01H77/04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徐娴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短路 按钮开关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短路按钮开关,特别是一种结构简单,体积小,便于组装的防短路按钮开关。
(二)背景技术:
防短路按钮开关用于因意外原因所造成短路的安全断电的防护开关,一般常见的防短路按钮开关,如图4所示,其中,包括:本体40,本体40中形成容置空间,本体40的周边设置数个夹槽41、42、43,且于其中置设端子44、45、46,端子45的末端设置接点451,端子46上设置双金属片48,双金属片48末端设置接点481与端子45的接点451相对,本体40的顶端框边设置穿孔,使按钮50两侧的枢轴51可枢设其中,而能左右摆动,按钮50内部设置两片平行的翼片52,一个滑块60的顶端形成耳片62,耳片62插入平行的翼片52中,并以金属轴杆53加以枢设,而金属轴杆53并穿设在一个拉杆65的末端。
滑块60的一侧形成弧凸部61,相对侧形成定位凸部601,以及本体40中设置扣部491,扣部491中设置一个定位块64,定位块64相对于滑块60一侧形成定位凸部641,而在两定位凸部601、641上套设弹簧63,使按钮50左切时,滑块60能利用弹簧63而抵压在接点481上,并且,拉杆65的底端扣持在双金属片48的侧端,以及,位于本体40内壁面邻近滑块60的弧凸部61处设有凹槽49。
此种防短路按钮开关以端子45、46接设在电路上,而当电路短路时,流经端子45、46及双金属片48的瞬间大电流可使双金属片48加热,使其产生向上弯曲变形之力,并且推抵滑块60,使滑块60能上推按钮50向右摆动,以及滑块60侧端的弧凸部61可滑入凹槽49中定位,而使接触的接点451、481跳脱,如图5所示,此时,滑块60侧端的弧凸部61滑入凹槽49,且利用弹簧63的弹力抵压定位,而当电路故障排除后,可按压按钮50向左切设,使双金属片48能回复原位,而使接点481、451能回复接触形成电流通路。
此种防短路按钮开关,因其零组件繁多而成本偏高,且组装不易,加上本体47周边设置数个套管47与本体盖的装设,需以铝铆钉一只一只的插设在套管47中,再与本体盖相对的穿孔加以铆合,滑块60、弹簧63等小零件在组装时容易跳脱,而不具有组装上的方便性,并且,在使用时,弹簧63又容易因为弹性疲乏,造成切换动作不确实。
再如申请号为86201244的“具保护线路之安全开关结构改良”,其是在开关本体上端枢设一个按压灯罩,且其左、右两侧设有弹性卡制勾,以及三个接线片,第一、三接线片与电源线连接,且第一接线片上方形成弯摺体,弯摺体上固设一个白金接点,第二接线片上方亦形成弯摺折体,弯摺体上方连接一个碟型双合金属片,且碟型双合金属片的下方相对于第一接线片上的白金接点,亦固设一个白金接点,第三接线片利用导电线连接一个电阻,以及一个氖灯设于按压灯罩下方,并利用设于本体内的若干凸柱定位,其二导电线分别与电阻及第二接线片连接,而当第一、二接线片相通而接通电源时,则氖灯发亮,以显示导通状态,以及一个推拉杆上端部横向形成一个弯摺体,可嵌入一个设于按压灯罩内缘的凸耳,而呈枢接状态,其下端部则可推拉前述碟形双合金属片的自由端。
上述碟型双合金属片,在中央面上由自由端向定位端延伸一个接触弹片,该接触弹片尾端预留一通孔供白金接点固定,且于定位端中央切割一适当间隙T1,间隙T1两侧的定位端分别设有定位孔,可用铆钉固定在第二接线片的弯摺端,由于其内应力使其自然形成状似碟型的曲弧状,以取代现有双合金属片接触簧片,利用冲压变形使其呈单向曲弧状,由于设定自由端的宽度W1与定位端的宽度W2的适当比例,而具有双向弹跳变化功能。
然而,此种开关,在开关本体中设置太多的机械构件及电子构件,组装不易,且成本偏高,且碟型双合金属片,在遇到不正常大电流通过,会升温而弯曲,再要切回导通状态,尚需利用推拉杆在双合金属片的一端枢设连动,才能推回双合金属片,使相对的白金再次接触导通,从整体而言,结构还有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乔日电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乔日电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220146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逃生缓降机
- 下一篇:CPU散热器固定装置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