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注力液体热交换器芯无效
申请号: | 02202222.8 | 申请日: | 2002-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521569Y | 公开(公告)日: | 2002-11-20 |
发明(设计)人: | 郑明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明元 |
主分类号: | F28D1/047 | 分类号: | F28D1/047 |
代理公司: | 甘肃省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田玉兰 |
地址: | 741000***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注力 液体 热交换器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热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热交换器芯。
(二)背景技术
热交换器中的热量能否得以最大限度地利用,主要取决于热交换器芯的结构是否合理。本申请人曾在申请号为98216049.6的专利申请中提供了一种利用洗浴后的热水来预热冷水的热交换供水器,它是在收集浴后热水的水箱内设置一组盘旋在水箱内的隔离金属板,在水箱中形成隔槽,隔槽中通入自来水管,这样水箱内的热水和隔槽中自来水管的自来水可以进行热交换,使自来水的温度得以预热。但是,这种在水箱中既设隔离槽、又设自来水管的热交换器芯,不能最大限度的利用热水中的热量,还会造成原材料的浪费,增加装置的成本,加工上也有一定的难度。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得热液体热量得以更大限度的利用,结构更趋合理,更加节约原材料的无注力液体热交换器芯。该无注力液体热交换器芯由底板、金属盘管组、进口咀、出口咀以及连通管等组成,金属盘管组是由多根盘旋金属管垂直叠加在一起组成,并固定在底板上,盘旋的金属盘管组之间形成的空间直接构成热液体通道,金属盘管组的两端部分别焊接在两个连通管的侧孔处,两个连通管的端部分别焊有标准进水咀和出水咀。上述无注力液体热交换器芯,由于直接由盘旋的冷液体管之间的空间构成热液体通道,使得热液体的热量被更有效的利用,经检测表明经过热交换的冷液体温度可提高一倍以上,节能效果达70%以上,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
(四)附图说明
图1为无注力液体热交换器芯的俯视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3为金属盘管组端部与连通管的结合方式示意图;
图4为图3的右视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无注力液体热交换器芯,由底板1、金属盘管组2、进液体咀6、出液体咀4以及连通管5、9等组成,金属盘管组2可根据需要设计其根数和长度,本实施例中的金属盘管组2是由八根盘旋金属管垂直叠加在一起组成的,并固定在锅形底板1上,锅形底板1的设计既可改善热液体流速,又可使交换芯不存残留液体。盘旋的金属盘管组2之间形成的空间直接构成热液体通道3,热液体通道3的宽窄以及盘旋的形状也可根据需要而定。
如图3至图4所示,金属盘管组2的一端焊接在连通管5的侧孔10处,连通管5的端部焊有标准出液体咀4。与其相同,金属盘管组2的另一端焊接在连通管9的侧孔10处,连通管9的端部焊有标准进液体咀6。
该无注力液体热交换器芯的工作过程为:引入的热液体从储热液体圈8进入热液体道3,最后从出口7流出,同时冷液体从进液体咀6经连通管9进入金属盘管组2流注到连通管5,然后从出液体咀4流出,这样冷、热液体流程逆向,经过金属盘管组2的热传递作用,使冷液体的温度随流程的深入逐步提高,热液体的温度随流程的深入逐步降低,冷、热液体经过长距离和大面积跟金属盘管组2的管壁接触,使热量充分进行交换。根据需要上述冷、热液体通道也可反过来使用,冷液体道用作热液体道,热液体道用作冷液体道。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热交换器芯是一种无注力交换器芯,可以十分方便地用于工业及民用热交换器中,从而大大节省能源、提高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明元,未经郑明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220222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组合式变压器低压接线端子
- 下一篇:一种便于装卸的水龙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