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效节能热风炉无效
申请号: | 02202641.X | 申请日: | 2002-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529136Y | 公开(公告)日: | 2003-01-01 |
发明(设计)人: | 徐达宗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达宗 |
主分类号: | F24H3/08 | 分类号: | F24H3/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2700***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效 节能 热风炉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风发生装置,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为烘干机械配套的热风炉。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公开销售的热风炉其主要构造是由砖混式燃柴灶、锅式(半球体)热交换器、侧向冷风进风装置和热风输出管以及烟道组成。锅式热交换器存在热交换面积小,热交换效率低的缺点,且外罩无隔热保护,也不安全。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热风炉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效节能、使用安全的热风炉。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一种高效节能热风炉,主要由炉灶(1)、内发热器(2)、外发热器(3)、进风管(7)、风机(8)、外罩(5)、风管(15)、隔热导流罩(4)、热风输出管(10)、集烟罩(6)、内烟管(9)、外烟管(13)构成。在炉灶(1)炉膛上方联接有内置一组集热管(12)的桶状内发热器(2)和筒状外发热器(3),内发热器(2)内膛通过一组风管(15)与外发热器(3)外壁腔连通,发热器上方联接集烟罩(6),集烟罩(6)联接内烟管(9),内烟管(9)折穿过进风管(7)与外烟管(13)连接;在集热管(12)的出烟口端有带孔的盖(14);在外发热器(3)外联接有隔热导流罩(4),隔热导流罩(4)下端四周设有进风口(16),在隔热导流罩(4)外设置外罩(5),外罩(5)上端与进风管(7)联接,在进风管(7)顶端置放风机(8);热风输出管(10)一端连通内发热器(2)内腔,另一端联接烘干机械;在热风输出管(10)上还设有热风输出风向调节板(11)。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炉灶(1)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经过内发热器(2)中的集热管(12)和内外发热器的夹层汇集于集烟罩(6),经内烟管(9)、外烟管(13)排出,同时使内外发热器及内烟管蓄积高温热能。自然冷风通过进风管顶端的风机(8)压入外罩(5)与隔热导流罩(4)夹层,然后通过隔热导流罩(4)底端进风口(16)进入外发热器(3)与隔热导流罩(4)夹层,然后通过风管(15)进入内发热器(2)内腔与内烟管(9)、内发热器(2)、外发热器(3)充分热交换,形成热空气,热空气通过热风输出管(10)进入烘干机。热风输出管(10)上的调节板(11)可调节热风量及风温。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方案,增大高温烟气与发热装置的接触面积,以及炉壁、烟管的余热利用,充分转化燃烧的热能为热空气,达到高效节能的目的。且采用顶置风机输送冷风和流畅的冷风流路,风机工作环境好,所需风机功率比同类产品可以降低50%以上。与目前市场同类产品炉耗能相比减少1/3。升温只需8~10分钟,降温只需5分钟。外罩温度低,安全不烫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剖视构造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左视剖视构造示意图。
图3是图2的A-A剖视图。
图中 1、炉灶 2、内发热器 3、外发热器 4、隔热导流罩5、外罩 6、集烟罩 7、进风管 8、风机 9、内烟管 10、热风输出管11、热风风向调节板 12、集热管 13、外烟管 14、盖 15、进风管16、进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图2、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一种高效节能热风炉,主要由炉灶(1)、内发热器(2)、外发热器(3)、进风管(7)、风机(8)、外罩(5)、隔热导流罩(4)、风管(15)、热风输出管(10)、集烟罩(6)、内烟管(9)、外烟管(13)构成。炉灶(1)可以是带炉栅的燃柴、燃煤灶,也可以是液化气、煤气灶。在炉灶(1)炉膛上方联接有内置三根集热管(12)的桶状内发热器(2)和筒状外发热器(3)。内发热器(2)内腔通过四根风管(15)与外发热器(3)外壁腔连通。发热器上方联接集烟罩(6),集烟罩(6)联接内烟管(9),内烟管(9)折穿过进风管(7)与外烟管(13)连接。在集热管(12)的出烟口端有带孔的盖(14);盖(14)上的孔大小应根据炉灶功率大小来设计,以控制好高温烟气的流速。在外发热器(3)外联接有筒状隔热导流罩(4),隔热导流罩(4)下端四周设有进风口(16),在隔热导流罩(4)外设置外罩(5),外罩(5)上端与进风管(7)联接,在进风管(7)顶端置放风机(8)。风机选轴流式或风扇式。热风输出管(10)一端连通内发热器(2)内腔,另一端联接烘干机械;在热风输出管(10)上还设有热风风向调节板(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达宗,未经徐达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220264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