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球面蜗杆内啮合减速机无效
申请号: | 02202668.1 | 申请日: | 2002-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525304Y | 公开(公告)日: | 2002-12-11 |
发明(设计)人: | 王利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利民 |
主分类号: | F16H1/16 | 分类号: | F16H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环宇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孙皓晨,王家印 |
地址: | 453400***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球面 蜗杆 啮合 减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减速机,具体是一种球面蜗杆内啮合减速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采用蜗轮蜗杆传动的减速机所采用的普通蜗轮蜗杆结构的缺点是:由于两者为外啮合或侧面啮合,占用较大体积;而柱形的蜗杆与圆形蜗轮之间啮合齿数少,转输力矩小,齿轮间为滑动传动,摩擦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体积小、啮合齿数多、摩擦小的球面蜗杆内啮合减速机。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是:包括机壳、蜗杆和蜗轮,所述的蜗杆在轴向上为球面,其蜗杆轴转动支撑在机壳上,所述的蜗轮为球面内齿蜗轮,其内齿与所述的球面蜗杆相啮合,该蜗轮与输出轴连接,该输出轴转动支撑在机壳上。
所述的内齿蜗轮的内齿由滚套和其轴心的滚套轴组成,该滚套轴垂直连接在蜗轮基体的内面,该滚套的轴向轮廓与所述的球面蜗杆的齿槽相吻合。
所述的球面蜗轮的曲率与球面蜗杆轴向的球面曲率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由于蜗轮蜗杆为内啮合、啮合面为吻合的弧面、故具有体积小、啮合齿数多,可传输力矩大和噪音小的优点。滚套齿还可大大减小传动摩擦,提高传动效率。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蜗轮齿为普通齿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蜗轮齿为滚套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B-B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和图2,该实施例包括机壳1、蜗杆2和蜗轮3,所述的蜗杆2在轴向上为球面,其蜗杆轴21转动支撑在机壳1上。所述的蜗轮3为球面内齿蜗轮,其内齿31为普通的轮齿并与所述的球面蜗杆2相啮合,蜗轮3与输出轴4连接,该输出轴4转动支撑在机壳1上。由于蜗轮3与蜗杆2是内啮合,且蜗杆2的轴21要支撑在外壳1上,所以蜗轮3只能与螺杆2的一侧相啮合,即要使蜗轮3避开蜗杆轴21。当蜗杆2的最大直径小于蜗轮3的齿顶圆半径时,则输出轴4可以支撑于外壳1的两侧。
当蜗轮3的球面半径R通过蜗杆2的轴心O时,两者啮合得最好。
参见图3和图4,该实施与上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是将蜗轮3的固定齿31用滚套齿代替,滚套32的轴33垂直连接在蜗轮基体34的内面。滚套32的轴向轮廓与蜗杆2的齿槽的形状相吻合。当球面蜗杆2与蜗轮3传动时两者之间成为滚动摩擦,大大减小了摩擦力,减小了传动损耗。
本实用新型的蜗轮3的曲率可以与球面蜗杆2的轴向曲率相同,球面蜗杆2的曲率也可略大于蜗轮3的曲率。由于两者的曲率相等或接近,使得两者之间的啮合齿数增加,整个球面蜗杆2上的每一螺旋都参与啮合,大大提高了传输力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利民,未经王利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220266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汽车内门板的模组化收容盒
- 下一篇:激光光绘机自动上片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