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后夹式仿生出钞器无效
申请号: | 02202790.4 | 申请日: | 2002-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525606Y | 公开(公告)日: | 2002-12-11 |
发明(设计)人: | 胡广武;李润枝;冯一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东方智明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F19/00 | 分类号: | G07F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罗文群 |
地址: | 10008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后夹式仿 生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前抽式仿生出钞器,用于人民币纸币(纸张)出钞系统,包括纸钞输送、纸钞限位、纸钞摩擦抽取三部分,属于人工智能机电一体化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改革开放、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的生活节奏也日益加快。为了适应这一新的社会潮流,便于人们的取款和消费,银行和商店越来越普遍地设置和使用自动取款机。目前,在国内使用的自动取款机中的出钞机构,结构复杂,价格偏高,使用国外的自动出钞机构,则价格昂贵。
技术领域
为了解决已有自动取款机中的出钞机构结构复杂、价格偏高等缺点,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后夹式仿生出钞器,模仿最可靠的人工分离纸币的动作,使出钞机构简化、造价低廉,以利于自动取款机的推广和使用。
本实用新型设计的后抽式仿生出钞器,包括侧板、后支板、导板、滚轮、压轮和夹紧块。后支板的上侧固定在箱体上,下侧与导板的一端相对固定,导板上开有通孔,滚轮的一部分伸入该通孔中,滚轮的圆周面稍高于导板的上平面,滚轮套在滚轮轴上,滚轮轴的二端架在箱体的侧板上,并由箱体外的电机驱动。待取钱币置于导板上,压轮置于滚轮的上方,并紧压在钱币上。夹紧块夹在钱币的两侧,滚轮与压轮之间形成出钞口。
本实用新型设计的后夹式仿生出钞器,应用全智能控制,初级分离准确率达到99.7%,经重张检测后的出钞准确率达到100.00%,达到工业应用水平。本实用新型设计的出钞器具有不夹张,适用纸币范围广,出钞准确,运行稳定、可靠等优点,不但填补了国内空白,而且具有较显著的性能价格比,可广泛地应用于自动柜员机出钞,售价大幅度降低至合理价位,并可用于自动售货机的纸币找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设计的前抽式仿生出钞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1和图2中,1是导板,2是后支板,3是待取钱币,4是夹紧块,5是侧板,6是压轮,8是滚轮,9是电机,10是出钞口。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设计的后抽式仿生出钞器,包括侧板5、后支板2、导板1、滚轮8、压轮6和夹紧块4。后支板2的上侧固定在箱体上,下侧与导板1的一端相对固定,导板上开有通孔,滚轮8的一部分伸入该通孔中,滚轮的圆周面稍高于导板的上平面,滚轮套在滚轮轴上,滚轮轴的二端架在箱体的侧板5上,并由箱体外的电机9驱动。待取钱币置于导板1上,压轮6置于滚轮8的上方,并紧压在钱币3上。夹紧块4夹在钱币的两侧,滚轮8与压轮6之间形成出钞口。
本实用新型设计的后抽式仿生出钞器,包括侧板、后支板、导板、滚轮、压轮和夹紧块。后支板的上侧固定在箱体上,下侧与导板的一端相对固定,导板上开有通孔,滚轮的一部分伸入该通孔中,滚轮的圆周面稍高于导板的上平面,滚轮套在滚轮轴上,滚轮轴的二端架在箱体的侧板上,并由箱体外的电机驱动。待取钱币置于导板上,压轮置于滚轮的上方,并紧压在钱币上。夹紧块夹在钱币的两侧,滚轮与压轮之间形成出钞口。
本实用新型设计的前抽式仿生出钞器的工作过程如下:
当纸钞3放入出钞盒后,压轮6压在纸钞3的前部,夹紧块4从两侧将纸钞夹紧,使纸钞的后部横向出现弯曲,从而使不同版本、新旧不同(宽度不同)的纸钞都能够夹紧,以加大纸钞边缘的摩擦力,而降低底部摩擦力。
当电机9得到指令时,电机9的运转带动滚轮8,使纸钞逐张送出并计数,直至达到出钞张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东方智明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东方智明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220279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