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连接器无效
申请号: | 02202860.9 | 申请日: | 2002-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2528119Y | 公开(公告)日: | 2002-12-25 |
发明(设计)人: | 杨李淑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李淑兰 |
主分类号: | H01R4/26 | 分类号: | H01R4/26;H01R13/62 |
代理公司: | 天津三元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郑永康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线路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基座前段框体部及后段线座部的两侧边壁,分别呈一体连续连伸的边壁,以避免应力集中于该框体部及该线座部的交界处,而产生弯曲变形,另连接器的端子本体为该基座及一盖体稳定包夹定位的连接器。
背景技术
目前一般运用于电脑上的现有连接器,如图5、6所示,其插头部分包括一端子本体(B)、用以包容该端子本体(B)的一对屏蔽外壳,该对屏蔽外壳包括一基座(S1)及一盖体(S2);其中该基座(S1)的前段界定形成一呈凸字状的框体部(S11),而其后段界定形成一接线部(S12)。组装时,是将该端子本体(B)的前端穿置于基座的框体部(S11)中,各端子本体(B)的前端第一干涉部(343)顶靠于于该框体部(S11)内的突部(362)。但上述现有的连接器,在组装、应用上仍存在以下的缺点:
1.该基座(S1),如图5、6所示,由于其前段的框体部(S11)与后段的接线部(S12)的交界处,于其边壁上形成有一切缝(S13),因此当在搬运或组装时,若该基座(S11)受外力(F)时,便极易在该切缝(S13)处产生应力集中,而使该基座(S1)极易自该切缝(S13)处产生弯曲变形,而成为报废品,造成损失。
2.该端子本体(B),由于仅前端顶抵于该基座(S1)中,然而其后侧并未受其它元件的顶抵,因此应用上易产生滑动或退移。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连接器存在的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连接器,其是在该基座的前段界定形成一框体部,该基座的后段界定形成线座部,并令该框体部及线座部的两侧边壁分别呈一体连续连伸的边壁,以避免在该框体部及该线座部的交界处出现应力集中,而产生弯曲变形;使盖体对应地扣接于该基座的后段以与该基座的后段线座部稳定地包夹一导线,令该盖体至少突设一顶片,以对应地顶持于该端子本体的一肩部的后侧,而与该基座的挡肩稳定挟持定位该端子本体。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连接器,包括基座、端子本体、盖体,基座前段界定形成框体,基座后段界定形成线座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前段框体部及该线座部的两侧边壁分别呈一体连续连伸的边壁;所述端子本体设有多个端子容置穴,供嵌置多个端子,该端子本体是吻合置入该基座中;所述盖体,对应扣接于该基座的后段,以与该基座的后段线座部稳定地包夹一导线,所述基座及盖体的外缘包覆一绝缘层以构成一完整的连接器。
前述的连接器,其中端子本体外侧至少突设一突部,该端子本体的前段对应置入该基座的前段框体部中,所述突部顶持于该基座的一挡肩外缘。
前述的连接器,其中盖体包括一板体部,该板体部的两侧,分别向下径向连伸一侧壁,各侧壁上至少向外突设一扣钩,以对应地勾扣于该基座线座部的两侧侧壁的扣孔中。
前述的连接器,其中盖体的前缘至少突设一顶片,该盖体对应扣接于该基座上时,该顶片顶抵于该端子本体的一挡肩后侧,以与该基座的一挡肩外缘紧夹稳固、定位该端子本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其是在该基座的前段界定形成一框体部,该基座的后段界定形成线座部,并令该框体部及线座部的两侧边壁分别呈一体连续连伸的边壁,以避免在该框体部及该线座部的交界处出现应力集中,而产生弯曲变形;使盖体对应地扣接于该基座的后段以与该基座的后段线座部稳定地包夹一导线,令该盖体至少突设一顶片,以对应地顶持于该端子本体的一肩部的后侧,而与该基座的挡肩稳定挟持定位该端子本体。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在组合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于外缘包覆一层绝缘层后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基座侧视图。
图5是现有连接器的基座侧视图。
图6是现有连接器的分解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一基座(1);一端子本体(2)嵌置有多个端子(22),并吻合地置于该基座(1)之中;一盖体(3)对应地扣接于该基座(1)的后段,以与该基座(1)包夹一导线(L),且与该基座(1)紧固包夹该端子本体(2),待组成上述元件后,在该基座(1)及该盖体(3)的外缘包覆一绝缘层(4)以构成成一完整的连接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李淑兰,未经杨李淑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220286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海洋运输用大件货物固定支架
- 下一篇:医用床病人搬移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