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板坝式子堤无效
申请号: | 02203018.2 | 申请日: | 2002-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533155Y | 公开(公告)日: | 2003-01-29 |
发明(设计)人: | 杨学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学海 |
主分类号: | E02B3/10 | 分类号: | E02B3/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50081 河北省石家庄***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式子 | ||
1、一种板坝式子堤,其特征在于它由坝体支撑框架、刚性挡水板(6)、挡水防渗土工膜布(1)组成,坝体支撑框架由前、后三角形坝体框架单元组成的坝体框架单元对沿坝轴线一字形均布排列,每个前、后三角形坝体框架单元由立杆、斜拉杆或斜支撑、底梁组成,在每个后三角形坝体框架单元底梁(11)的后端紧固有地桩;挡水防渗土工膜布(1)的竖立面部分即挡水面与刚性挡水板(6)被同时夹持并由螺栓紧固在各对前、后三角形坝体框架单元对的两立杆之间,挡水防渗土工膜布(1)的前面临水,挡水防渗土工膜布(1)的水平面部分即防渗面被压在各个前三角形坝体框架单元底梁(2)的下面并且延伸至各个前三角形坝体框架单元底梁的前面,挡水防渗土工膜布(1)的前端垂直埋入坝面以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坝式子堤,其特征在于每个后三角形坝体框架单元的斜支撑(8)的上端固定在立杆(7)的中上部位置处,在斜支撑(8)的中点位置处分别设有立拉杆(10)和水平拉杆(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板坝式子堤,其特征在于每个前三角形坝体框架单元的斜拉杆(3)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立杆(4)和底梁(2)的端点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板坝式子堤,其特征在于前、后三角形坝体框架单元的立杆、底梁、斜拉杆或斜支撑、立拉杆及水平拉杆均采用方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板坝式子堤,其特征在于刚性挡水板(6)采用玻璃钢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板坝式子堤,其特征在于相邻两块刚性挡水板的连接方式是其接头重叠后被夹持在前、后三角形坝体框架单元对的立杆之间,再由U型螺栓(5)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板坝式子堤,其特征在于相邻两块挡水防渗土工膜布(1)的连接形式采用下列三种:
(1)相邻两块挡水防渗土工膜布其接头重叠后用夹板(13)夹住并用铆钉或螺栓固定;
(2)当相邻两块挡水防渗土工膜布的接头处位于前三角形坝体框架单元底梁(2)下方时,采用卡式滑槽连接方式,即在每块挡水防渗土工膜布的连接边包一条包绳(14),用固定在底梁(2)两侧壁上的卡板(15)分别卡住包绳(14),而其中上面的一块挡水防渗土工膜布被压卡在另一个卡板(15)内;
(3)当相邻两块挡水防渗土工膜布的接头处位于前、后三角形坝体框架单元对的立杆之间时,在每块挡水防渗土工膜布的连接边包一条包绳(16),将两块挡水防渗土工膜布重叠处之间垫一条形橡胶板(17)后再与刚性挡水板(6)一同被夹持固定在两立杆之间,包绳(16)位于立杆(4)之外。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板坝式子堤,其特征在于在位于底梁(2)下方的挡水防渗土工膜布上设有防渗布连接筋,防渗布连接筋由粘在挡水防渗土工膜布上的布条(18)及包在布条(18)中的包绳(19)组成,防渗布连接筋由固定在底梁(2)一侧壁上的卡板(20)卡住包绳(19)。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板坝式子堤,其特征在于挡水防渗土工膜布与前三角形坝体框架单元的接触面上设有双道防渗布连接筋,双道防渗布连接筋由粘在挡水防渗土工膜布上的布条(22)及包在布条(21)中的两条平行且间距为与立杆相适配的包绳(27)组成,前三角形坝体框架单元的立杆(4)的后立面刚好位于两条包绳(22)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板坝式子堤,其特征在于位于后三角形坝体框架单元底梁后端的地桩为“L”型钢板桩(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学海,未经杨学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220301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磨损报警片的凹槽定位刹车片
- 下一篇:防跳车的桥头接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