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伞伞骨结构无效
申请号: | 02203359.9 | 申请日: | 2002-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525843Y | 公开(公告)日: | 2002-12-18 |
发明(设计)人: | 林春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春义 |
主分类号: | A45B25/02 | 分类号: | A45B25/02;A45B25/06 |
代理公司: | 长春市吉利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大珠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伞骨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伞具类,特别涉及自动伞伞骨结构,主要包括可相互套合的管体及柱体,以组合成伞支骨,并可简易扣合弹性支架,整体无须另以铆钉或其它枢接构件相连接,具有结合的便利性及增加强度。
背景技术
一般伞具的伞骨构造,如果应用于自动伞具时,为使各伞骨相枢接,通常是以枢接部配合铆钉以相互结合,提供伞具的开收动作;此种常见的伞具构造,在制造时较为不便,费时费力、且不经济、而组合强度又较差,常会导致自动伞在开伞时,造成损坏的情形,很不实用,有待加以改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一般自动伞具的伞骨构造存在的缺欠,提供一种自动伞伞骨结构,其主要包括有套合式的伞支骨,并可直接扣合自动伞的弹性支架,整体制作简易,无须铆合,且可提高其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伞支骨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伞支骨的组合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伞支骨变化结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5为图4的组合立体示意图。
1为伞支骨、11为管体、111为开槽、112为连接耳部、113为凹部、114为开孔、12为柱体、2为伞主骨、3为弹性支架、4为中棒、41为上巢、5为活动巢、51为中巢部、52为下巢部、6为扣合物、61为凸柱。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1至附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是由伞支骨1、伞主骨2、弹性支架3、中棒4、活动巢5及扣合物6等所构成,其中伞支骨1包括有一管体11及一可相套合的柱体12,在管体11的内端枢设于活动巢5的中巢部51,其外端设有一开槽111,而于侧方以一连接耳部112相接,并于该处形成一凹部113,提供一弹性支架3的外端跨设于该凹部113,弹性支架3的内端则结合于活动巢5的下巢部52;柱体12的内端穿设于管体11的内孔,而外端是枢设于伞主骨2的中段位置,并藉由柱体12与管体11的组合,使弹性支架3获得卡制定位的效果;使用时,伞主骨2的内端是组合于伞中棒4上端的上巢41,活动巢5是套合于中棒4外,而可上下移动,并连动伞支骨1及弹性支架3,以控制伞具的自动开伞动作;本实用新型利用管体11及柱体12的组合,提供一新型的伞支骨1,得以简易嵌合弹性支架3,无须另以铆钉枢接,就具有实用功效,而相对提高其整体的强度。
如附图4及附图5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变化应用例,其中管体11的外端连设有独立的扣合物6,利用其凸柱61与管体11外端开孔114的卡合,以扣合弹性支架3,并提供柱体12的插合,也可获致相同的功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春义,未经林春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220335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火锅餐桌自动旋转装置
- 下一篇:恢复型电热棒过热保护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