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改良的车头碗的迫紧装置无效
申请号: | 02203492.7 | 申请日: | 2002-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530873Y | 公开(公告)日: | 2003-01-15 |
发明(设计)人: | 黄淑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木荣 |
主分类号: | B62K21/00 | 分类号: | B62K2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原华和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寿宁,张华辉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良 车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轨陆用车辆领域自行车转向装置中的迫紧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改良的车头碗的迫紧装置。其是利用设有一锁体与抵紧环的结构设计,而可达到与现有习用车头碗的迫紧结构相同的功效,然而其却可有效改善了现有习用迫紧结构所存在的组装困难及维修不便的缺陷,成为一种相当具有实用性及进步性的新设计,适于产业界广泛推广应用。
背景技术
当前现有习用的车头碗组的迫紧装置,请参阅图1所示,是现有的台湾专利公告第465541号“自行车无牙车头碗组结构改良”的分解立体图(其即为附件一的图1,其具体结构请详细参阅附件一是台湾专利公告第465541号“自行车无牙车头碗组结构改良”的公告文本),其结构主要是利用在前管(10)的顶端内部卡设有一具有螺纹部(14)的卡体(11),如此再配合设有一迫紧盖片(12),自前管(10)顶端的开口部,藉由迫紧盖片(12)底部所延伸设置的螺合组件(13),予以螺设该卡体(11)的螺纹部(14),并以此而达到调整该轴承组(15)的紧密度的功效。以上所述为当前业界对于轴承组(15)的迫紧调整结构中最常见的技术手段,然而此种结构不仅容易造成组装上的困难度,亦会对使用者造成相当不便,兹将其不尽完善之处说明如下:
1、首先,此种利用卡体(11)锁固的结构,其在组装上需利用设置一特定工具方能使卡体(11)打入前管(10)端适当深度,如此而显得相当不便。
2、另外,此种利用卡体(11)锁固的结构,其在组装过程中,容易因卡体(11)的组装而造成前管(10)内部结构的损坏。
3、再者,此种利用卡体(11)锁固的结构,在维修上亦有一定的困难度,仅以卡体(11)的取出而言,便会对使用者造成相当大的负担。
4、再者,此种利用卡体(11)锁固的结构,其在调整的过程中容易因为卡体(11)的紧密性不足,而造成迫紧盖片(12)在迫紧时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如上所述,为当前所使用的现有习用车头碗组的迫紧结构所存在的种种缺陷,其整体来讲相当不具有实用性。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车头碗的迫紧结构仍存在有诸多的缺陷,而丞待加以进一步改进。
有鉴于上述现有的车头碗的迫紧结构存在的缺陷,本设计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设计制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改良的车头碗的迫紧装置,能够改进一般市面上现有常规的车头碗的迫紧结构,使其更具有实用性。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实用新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的车头碗的迫紧结构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型改良的车头碗的迫紧装置,使其设有一锁体与抵紧环的结构,在使用上可利用该新型结构型态的迫紧结构,而具有组装容易及维修方便的功效。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改良的车头碗的迫紧装置,使其可降低现有习用的车头碗的迫紧结构对于前管所造成的结构上的损坏,具有结构合理、适于实用的功效。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再一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改良的车头碗的迫紧装置,使其可克服现有习用的车头碗的迫紧结构存在的使用不便的缺陷,而在结构上可达到最佳的使用性能,且具有技术进步性,从而在总体上具有增进的功效,且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主要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改良的车头碗的迫紧装置,主要包括一立管、一车把手及一套管,其中:该车把手,固定设置于立管的一端;该套管,设置于立管的另一端,在该套管的适当处并设有一缺槽,该缺槽的外部并配合于一螺合件而设有一螺合部;该套管内套设有一前叉直管,该前叉直管并在套管的底部及前叉直管的底端分别设有一上车头碗组、下车头碗组;其特征在于其设有一锁体,该锁体是分离设置于套管与上车头碗组之间,在锁体的适当处亦设有一缺槽,该缺槽的外部并配合一螺合件而设置有一螺合部;其中该锁体的内缘是设置为呈一斜面,相对于该锁体的斜面则在其下方设有一外缘呈锥面的抵紧环,该抵紧环的底部恰好抵顶于上车头碗组的顶端。上述结构相组合构成改良的车头碗的迫紧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改良的车头碗的迫紧装置,其中所述的缺槽在缺槽处的内缘设有一缺部,形成应力分散的结构,如此可使其在锁固迫紧时达到应力分散的功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木荣,未经李木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220349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行车伞固定装置
- 下一篇:齿轮双向推动全方位波形屏变换图案式广告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