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锅炉无效
申请号: | 02205061.2 | 申请日: | 2002-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2516881Y | 公开(公告)日: | 2002-10-16 |
发明(设计)人: | 文振寰 | 申请(专利权)人: | 文振寰 |
主分类号: | F24H1/20 | 分类号: | F24H1/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双收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永庆 |
地址: | 100043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锅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电能转换为热能的供热装置,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电锅炉。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电锅炉是电阻丝管在钢板制成的圆形或方形容器中,开口通大气的为无压,密闭的为有压,装上阀门,连接管道送热水或热汽到用户,加上控制指示仪表、仪器、电气控制柜,其加热方法是利用高温热传导方法,被加热的高温管本性与水自身水火不相容、及高温热传导“膜态沸腾”反应,高温面有被烧毁漏水爆裂等不安全潜在危险。燃煤、燃油、燃气及电阻丝加热等传统方式都为高温加热热传导(水为煤介)的方法,都有潜在的危险等不安全因素和热传导加热慢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节省能源,热效率高,安全的电锅炉。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锅炉,包括炉体,加热装置,安全装置和自动控制锅炉水位装置,在体炉顶部和底部设有固定加热装置的上封板和下托板,在上固定板的下方设置有耐温绝缘板,其中部设置有绝缘固定板,在炉体外具有锅炉外壳,所述加热装置包括中心进水金属管和三根或3的n倍的电极金属管,该电极金属管围绕中心进水金属管均匀分布,所述安全装置是在锅炉的进水管,出水管,补水管,排污管和通气管上设置有具有等电位栅网的法兰盘接头。
在炉体与外壳之间具有绝缘胶木托砖和保温绝缘材料。
所述电极金属管每根间距为5cm-15cm,围绕中心金属管排成多圈,每根电极金属管的上端与电源线连接,每三根加热钢管为一组,构成三相四线制母线。电极金属管的上端穿过上封板和耐温绝缘板,在电极金属管与上封板和耐温绝缘板之间具有陶磁导管,除内圈外的其余电极金属管的下端用螺钉与绝缘瓷瓶连接,绝缘子通过螺钉固定在炉底的托板上。最内一圈的电极金属管的外周具有绝缘导管,由微机或模拟量控制马达减速器带动所述电极金属管上下移动或带动绝缘导管上下移动。
所述法兰盘接头是在两个法兰盘之间安装有等等等电位栅网,所述等等等电位栅网为铜网或不锈钢网。
每3根电极金属管11为一组,每根电极金属管分别为A相、B相、C相,围绕中心进水金属管均布有电位检测片ax、bx、cx,各片是互相独立并绝缘立在水中的不锈钢圆弧片,所述电位检测片为厚3cm2的不锈钢板。
所述水位自动控制器为绝缘浮子式、干簧管式、继电器或同位素水位控制器。
所述绝缘浮子式水位控制器的浮子设置在炉体内,浮于水面,该浮子通过浮子拉杆式水位标尺经过开关浮子导轮与水位圆钢环游标连接,该水位圆钢环游标控制接近开关。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锅炉是利用水电阻对水加热,水的每一个分子单位就是一个单位小电阻,通过电流发热,水的每一个分子都受热,几乎与微波炉一样,这样加热速度快,凡锅炉内有水之处,将同样通过电流加热,属低温加热,这样不但节省大量不锈钢电阻丝,而且根除了传统锅炉产业中高温加热的弊端和潜在危险,具有安全,可靠,功率大,热转换效率高,可达98%,省资金,寿命长,适应各种环境,便于自动控制,用人少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锅炉的主视图;
图2是加热装置电极管和炉体上封板3及下托板5的安装关系示意图;
图3是法兰盘接头示意图;
图4是图1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锅炉,包括炉体1,加热装置,安全装置和自动控制水位器。在体炉顶部和底部设有固定加热装置的上封板3和下托板5,在上固定板3的下方设置有耐温绝缘板12,其中部设置有绝缘固定板6,以避免加热装置的电极金属管11在水的作用下振动相碰的短路发生。在炉体1外具有锅炉外壳7,在炉体1与外壳7之间具有绝缘胶木托砖8和保温绝缘材料9。炉体1接配电室的中性保护接零,外壳上具有扁钢地线接地,起保护作用。
所述加热装置包括中心进水金属管2和三根或三的n倍的电极金属管11,其n为整数。该电极金属管11围绕中心进水管均匀分布,每根间距为5cm-15cm,其数量根据锅炉大小确定,如果锅炉所需功率大,电极金属管11就多,该电极金属管11可以围绕中心进水金属管2排成多圈,见图4。中心进水金属管2的下端与炉体1连接,水通过进水管20进入中心进水金属管2。每根电极金属管11的上端与电源线连接,每三根加热钢管11为一组,构成三相四线制母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文振寰,未经文振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220506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固定对焦的太阳能聚光加热装置
- 下一篇:单管承压直热式太阳能热水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