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髓内钉瞄准器的位置补偿机构无效
申请号: | 02205495.2 | 申请日: | 2002-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2525958Y | 公开(公告)日: | 2002-12-18 |
发明(设计)人: | 陈唯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唯宁 |
主分类号: | A61B19/00 | 分类号: | A61B19/00;A61B17/5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29 北京市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髓内钉 瞄准 位置 补偿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髓内钉瞄准器的位置补偿机构,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治疗管状骨骨折患者时,经常要用到髓内钉固定骨折的部位,在髓内钉插入骨髓腔后,还需要用螺栓将骨组织与髓内钉固定联接在一起。因此要根据髓内钉上固定凹槽或固定孔的位置,在骨组织上的相应位置上钻孔。在通常的情况下,髓内钉插入骨髓腔后,一般都会发生一定的变形,使髓内钉上的固定凹槽或固定孔偏离原来位置,因此在骨组织上钻孔时应根据髓内钉在骨髓腔中的实际位置进行定位。目前常用的髓内钉瞄准器上的定位孔的位置是固定的,它只能与理想中的没有变形的髓内钉上的固定凹槽或固定孔的位置相对应。因此,在髓内钉变形的情况下,这种髓内钉瞄准器不能补偿髓内钉变形而造成的定位孔的位置偏差,造成定位不准。医生要借助X光线检查调整髓内钉瞄准器的定位情况,进行定位孔位置偏差补偿,以防止钻孔偏离预定位置。医生检查调整定位孔位置所用时间长,医生要受到大量X光线照射,影响医生身体健康,造成手术时间长,给患者带来痛苦。在髓内钉变形较大时,这种髓内钉瞄准器不能补偿定位孔的位置偏差,因此无法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髓内钉瞄准器能够补偿因髓内钉变形而造成的定位孔的位置偏差,使髓内钉瞄准器上的定位孔能够准确定位,减少定位所用时间,减少医生接受X光线照射剂量。减少患者痛苦,降低手术感染几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髓内钉瞄准器的位置补偿机构由摆杆、铰销座和摆杆固定机构组成,摆杆后端通过销轴与铰销座连接,摆杆的前端带有定位孔,摆杆固定机构可使摆杆位置固定。
所述摆杆固定机构是在摆杆的前端带有锁定插头,在髓内钉瞄准器的支架前端带有开口槽,在开口槽的前端安装有锁紧螺栓,锁定插头可以插入开口槽中,锁紧螺栓可将开口槽收拢,夹紧锁定插头,使摆杆位置固定。
所述摆杆后端为开口槽形结构,在每个槽板的外侧上带有固定销,固定销可插入铰销座的固定销孔中。
在摆杆上固定有磁块。
所述摆杆由两根杆组成,其中一根杆套在另一根杆中,两根杆之间由锁紧螺钉固定。
所述摆杆固定机构由连杆和螺栓组成,连杆两端分别与摆杆前端和髓内钉瞄准器的支架连接,并用螺栓固定,在连杆上带有位置调节孔。
所述摆杆上装有活动模板,活动模板上带有定位孔。
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髓内钉瞄准器的位置补偿机构具有如下优点:
1.能够补偿因髓内钉变形造成的定位孔位置偏差。在髓内钉瞄准器的位置补偿机构中带有摆杆,定位孔位于摆杆的前端,其位置可以随摆杆移动。当髓内钉在骨髓腔中发生较大变形时,通过转动摆杆,可以使摆杆上的定位孔与变形后的髓内钉的固定凹槽或固定孔对准,补偿未变形的髓内钉位置与变形后髓内钉位置之间所产生的定位孔位置偏差,使定位孔能在骨组织上准确确定钻孔位置。
2.结构合理,操作简便,能够减少定位操作时间,减少医生接受X光照射剂量。由于摆杆机构结构简单,可以方便快捷地补偿定位孔位置偏差,因此可以减少定位操作时间,从而缩短医生在X光照射下的检查调整时间,减少医生接受的X光照射剂量,有利于医生的健康。减少患者痛苦,降低手术感染几率。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髓内钉瞄准器的位置补偿机构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图1的左视图。
图4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5是图1所示的髓内钉瞄准器的位置补偿机构在髓内钉向下弯曲变形后,进行定位孔位置补偿的状态图。
图6是另一种髓内钉瞄准器的位置补偿机构的主视图。
图7是图6的俯视图。
图8是图6的左视图。
图9是图7的B-B剖视图。
图10是图6所示的髓内钉瞄准器的位置补偿机构在髓内钉向下弯曲变形后,进行定位孔位置补偿的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所述髓内钉瞄准器的位置补偿机构的结构示意图见图1-图5所示。
图中标号1表示的是髓内钉瞄准器的支架,支架1通过连接件2和连接件3与髓内钉4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唯宁,未经陈唯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220549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