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个人备用火灾救生器无效
申请号: | 02205579.7 | 申请日: | 2002-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2528479Y | 公开(公告)日: | 2003-01-01 |
发明(设计)人: | 王大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大鹏 |
主分类号: | A62B18/04 | 分类号: | A62B18/04;A62B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中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明霞 |
地址: | 台湾省台北市100***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个人 备用 火灾 救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个人备用火灾救生器,尤指一种随身携带在手,便于在火灾现场可持续供给使用者新鲜空气,以防止受困火场者吸入浓烟导致昏迷而延误逃生契机的个人备用火灾救生器。
背景技术
火灾不仅造成财物损失,更易于造成人员伤亡,而根据消防专家的看法,火灾现场死亡的因素通常是被浓烟呛死而非被火烧死,因为火灾现场会产生大量含有一氧化碳及二氧化碳等有毒的热气及浓烟,而热气会向上窜升,使火灾现场弥漫有毒气体,新鲜空气则仅存留在距离地面约30公分左右高度,令受困火灾现场者无法睁眼看清逃生路径和顺利呼吸新鲜空气,因而昏迷最后导致死亡。因此,倘若人身处火灾现场并能不受浓烟影响,且随时补充新鲜空气,即可大幅提高逃生机会而减少伤亡人数。
因此,本实用新型作者乃针对火灾现场浓烟及空气分布情况深入研究后创作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个人备用火灾救生器,本实用新型的新颖性主要在于利用设于人头部的软式不透气头罩的一种气密式套来隔离浓烟及有毒气体,再由过滤装置自贴近地面位置吸取新鲜空气,或由供气装置供给氧气,以持续供应使用者生存所需的空气,使人不致因吸入浓烟缺氧而窒息死亡,并可把握逃生契机。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个人备用火灾救生器,其有效隔离火灾现场的浓烟,防止火灾现场者被浓烟呛伤及吸入有毒气体。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个人备用火灾救生器,它可通过贴近地面附近吸取新鲜空气经过滤后供给使用,或由供气装置供给氧气以维持生机者。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个人备用火灾救生器,其可依使用者的需要调节出气量,使输入头罩的气体保持最舒适的压力。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个人备用火灾救生器,其可调节出气口压力,避免过多气体瞬间流出造成浪费,以延长氧气供应时间,提高逃生机会。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个人备用火灾救生器主要包括一气密式套设于人头部软式头罩、一供气装置和一过滤装置,该供气装置及过滤装置分别经由导气管与头罩连接,该供气装置的一端具有一按钮,使用者可依需要按压该按钮以控制出气量避免浪费储气瓶中的氧气;而过滤装置的另2一侧则具有一固定构件方便固定于足部或裤管底部,以便在火灾现场吸取存在贴近地面的新鲜空气维持使用者的生机,当地面空气不适人体呼吸时,可经由按压供气装置上的按钮,使储气瓶内的氧气输入头罩内部,以提高逃生契机。
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利用设于人头部的软式不透气头罩的一种气密式套来隔离浓烟及有毒气体,再由过滤装置自贴近地面位置吸取新鲜空气,或由供气装置供给氧气,以持续供应使用者生存所需的空气,使人不致因吸入浓烟缺氧而窒息死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头罩的前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过滤装置的立体分解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过滤装置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供气装置的立体分解图;
图6A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供气装置的剖视图;
图6B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供气装置的出气动作图;
图6C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供气装置的出气口局部放大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使用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个人备用火灾救生器主要包括:一以气密方式套设于使用者头部的软式头罩10、一供气装置20及一过滤装置30,其中该供气装置20及该过滤装置30分别以导气管20a及31与软式头罩10连接,以便将其储存或产生的空气输入头罩内部,为使用者提供呼吸。该软式头罩10进一步包括一防火材质的罩壳11、一设在罩壳正面的透明耐热观察窗12、及一设于罩壳底部周缘的可调式扣合装置13,将此软式头罩套戴于头部,并以该可调式扣合装置13调整颈部,配合罩壳112表面的伸缩折叠部14可适合不同使用者,使其获得最佳舒适度及密合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大鹏,未经王大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220557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