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线电钓鱼报警器无效
申请号: | 02205625.4 | 申请日: | 2002-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2537221Y | 公开(公告)日: | 2003-02-26 |
发明(设计)人: | 黄银敖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银敖 |
主分类号: | A01K97/00 | 分类号: | A01K9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环宇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孙皓晨,王家印 |
地址: | 315301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电 钓鱼 报警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钓鱼报警器,特别涉及采用无线电报警的钓鱼报警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钓鱼报警器的结构是通过鱼线的滑动触发一个电开关发出电脉冲,该电脉冲用导线连接到报警器,该报警器在电脉冲的触发下发出声光报警器信号。这种拔警器的缺点是钓鱼人不能离开钓具,给钓鱼者带来不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通过无线电发送报警信号的无线电钓鱼报警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方案来实现:包括鱼咬报警器,还包括相互配套的发射器、接收器,鱼咬报警器的信号输出端与发射器的相应的信号端连接。
所述的发射器包括信号处理电路,编码电路,发射模块及发射天线ANT1,信号处理电路可有1-8个,其输入端与所述的鱼咬报警器连接,输出端连接编码电路的输入端,该编码电路的输出端与发射模块的输入端连接,发射模块的输出端与发射天线连接;所述的信号处理电路包括电容C4、C5,电阻R3、R4、R5、反相器U3、三极管Q1、二极管D1,C4和R5串联在输入端,R5的后端与Q1的基极及R 3的一端连接,R3的另一端与Q1的射极和电源Vcc相连,Q1的集电极与C5、R4的一端及U3的输入端连接,R4、C5的另一端接地,U3的输出端与反向的D1串联;所述的编码电路包括编码IC U2和与其连接的拨码开关S1;所述的发射模块主要由专用发射IC构成。
所述的接收器包括接收天线ANT2、接收模块U4、解码IC U5、单片机U6及报警声、光信号输出器,接收天线ANT2与接收模块U4的输入端连接,U4的输出端连接U5的输入端,U5的地址端还连接有拨码开关S2;U5的输出端与单片机U6的输入端连接,U6的一个输出端连接报警声输出器,U6的其他输出端分别连接报警光信号输出器。
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无线电发送一个或多个钓鱼具的报警信号,钓鱼者可离开垂钓处较远处休息而不影响钓鱼,给钓鱼爱好者带来很大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组成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无线电发射器的电路原理图;
图3是本实新型无线电路接收器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包括鱼咬报警器1、相互配套的发射器2、接收器3,鱼咬报警器1的信号输出端与发射器2的相应的信号端连接。
参见图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发射器2包括信号处理电路4,编码电路5,发射模块6及发射天线ANT1,信号处理电路4可有1-8个(该实施例为3个),其输入端与所述的鱼咬报警器1连接,输出端连接编码电路5的输入端,该编码电路5的输出端与发射模块6的输入端连接,其输出端与发射天线ANT1连接;所述的信号处理电路包括电容C4、C5,电阻R3、R4、R5、反相器U3、三极管Q1、二极管D1,C4和R5串联在输入端,R5的后端与Q1的基极及R3的一端连接,R3的另一端与Q1的射极和电源Vcc相连,Q1的集电极与C5、R4的一端及U3的输入端连接,R4、C5的另一端接地,U3的输出端与反向的D1串联;所述的编码电路包括编码IC U2和与其连接的拨码开关S1;所述的发射模块主要由专用发射IC构成。
参见图3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接收器包括接收天线ANT2、接收模块U4、解码IC U5、单片机U6及报警声、光信号输出器,接收天线ANT2与接收模块U4的输入端连接,U4的输出端连接U5的输入端,U5的地址端还连接有拨码开关S2;U5的输出端与单片机U6的输入端连接,U6的一个输出端连接报警声输出器,U6的其他输出端分别连接报警光信号输出器。
图3中还示出了接收器3的电源电路,包括由C2-C5及L1组成的滤波电路。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1、发射器原理
当钓鱼线被拉动时,鱼咬报警器1上的塑料滚轮随着转动,由于滚轮内嵌入磁铁,引起报警器动作,从报警器的输出插座可以引出报警信号至无线发射器2。
无线发射器2采用编码芯片PT2262(U2)以及TX433MHz的无线发射模块(U1)。U3及其外围电路的作用是处理来自鱼咬报警器1的报警信号,成为U2能够接受的脉冲信号。S1用来改变每个发射器2的地址,以区分不同的发射器2,减少发射器间相互干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银敖,未经黄银敖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220562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真空绝热套防烫伤电烙铁
- 下一篇:微波热水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