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直冲式多火焰打火机无效
申请号: | 02206605.5 | 申请日: | 2002-0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524107Y | 公开(公告)日: | 2002-12-04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志林 |
主分类号: | F23Q2/167 | 分类号: | F23Q2/167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沙捷 |
地址: | 20007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直冲 火焰 打火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点火器具,特别是一种以液态储存的可燃气为燃料的直冲式多火焰打火机。
背景技术
现有以液态储存可燃气(如丁烷气)为燃料的打火机,一般包括下列各组成部件:
1.打火机壳体;
2.一个安装在壳体中的点火装置;
3.由用于存储液态可燃气体的气箱和进气阀、可调节气量大小的出气阀组
成的储气箱组件;
4.供气控制机构,即控制出气阀出气量的杠杆机构;
5.包括火焰喷气嘴和燃烧炉的气化炉组件。
就打火机来讲,火苗的大小和温度直接影响点燃的效果,而气化炉组件部分则是其关键所在。现有的公知技术中火焰喷气嘴一般只有一个喷气道,由此燃气也只产生出单一的鼓形火苗。也有一种分散形的火焰喷气嘴,其气流先是横向喷至燃烧炉壁上,再转向从燃烧炉口喷出,其燃火面积大,但火苗力度较弱,用作点烟时,对粗大或硬质的烟丝尤其是雪茄烟不易点燃,或是在露天风中点烟时,比较困难。日本专利JP10238773公开了一种具有双燃气通道的打火机,虽然燃气由二个通道喷出,但它们马上就相互重叠而只形成一束火苗。这样产生出的火苗虽然比一般单火苗的宽度大,或许可以提供较多的热量,但火苗很软,不能产生较高的温度。就火焰喷气嘴来说,也有直冲式单孔火焰喷气嘴,其直冲火焰力度大,但这种火苗燃火面积小且没有辅助火焰的保护,易受环境的干扰而影响使用。另外,还有一种双通道火焰喷气嘴的打火机,如美国专利US5711662,其结构是由出气阀流出的气流直接由火焰喷气嘴分开流出,中间不具有产生激流的微孔和与空气混合而产生强烈冲力的混合室,相当于一个充满气流的管子分叉成两个出口,虽然燃火面积较大,但气流缺乏冲力,从两火焰喷气道出来的两支软气流几乎混为一体,呈现红色烛光火焰,其产生的火苗也呈鼓形,火苗尖端温度低,且疲软无力,无法解决在露天或风中点燃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已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尖端具有高温的直冲式火苗打火机。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两束或两束以上的尖端具有高温的直冲式火苗打火机。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强劲的、竿状火苗的打火机。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目的还包括提供一种能形成辅助小火焰并由其引燃主火焰,以保护高温火焰持续稳定,不会轻易受环境的干扰而影响使用的打火机。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直冲式多火焰打火机,它包括
一打火机壳体,
一点火装置安装在壳体中,
一个由用于存储液态可燃气体的气箱和控制阀组件组成的供气室,
一个用于控制供气室出气的供气控制装置,还包括:
1)一个由雾化器、混合室组成的雾化混合组件,
其中雾化器通过一个控制阀连接在供气室上,所述雾化器含有一个中心微孔,以此产生强力喷射状雾化燃气,而混合室与雾化器微孔同轴,有空气进气口设置在雾化器微孔出气口周围,从而使燃气和空气充分混合,混合后的气体所通过的路径上设置有狭长的喉管结构,以使得混合后的燃气高速而集中;
2)一个由火焰喷气嘴、燃烧炉组成的燃烧组件,
所述火焰喷气嘴有二个或三个狭长的喷气道,且每相邻两喷气道呈分叉形,一般为V形或近V形结构,由雾化器微孔喷出且经混合室混合后的燃气由喉管出气口喷射至分叉形喷气道的底部,在每相邻的两喷气道进气口的内侧形成一分流阻力面,分流阻力面可恰当地使大部分混合后的燃气均匀地分射至各喷气道中,使得燃气由分叉形喷气道喷出,以形成两束或三束直冲的、竿状,呈蓝色的强烈高温主火焰;
3)设置在喉管出气口与分叉形喷气道底部之间或各喷气道顶部的气流分流通道,使得由喉管喷射出的燃气少量而适当地分流出来,在燃烧炉中火焰喷气嘴周围形成环形气流,当点火装置在此区域点火时,环形气流被点燃而形成环状的小火焰,并引燃分叉形喷气道喷出的燃气,形成两束或三束直冲的、竿状,呈蓝色的强烈高温主火焰,而环状的小火焰分布在主火焰根部周围,保护蓝色高温火焰的持续稳定。
还包括火焰喷气嘴与混合室喉管出气口相配合的端面与分叉形喷气道的进气口端面形成的空腔室。
为了使从雾化器微孔中喷出的燃气经过喷气道进气口时,几乎未被减速或者很小减速,控制分流阻力面两端的间距在1.0mm以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志林,未经王志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220660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暖风煤炉
- 下一篇:组合式再生热能交换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