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皮肤软组织扩张器无效
申请号: | 02207025.7 | 申请日: | 2002-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535071Y | 公开(公告)日: | 2003-02-12 |
发明(设计)人: | 翟弘峰;邱长虹;刘红;于素红;裴素丽;申培红;马婉嫕 | 申请(专利权)人: | 翟弘峰 |
主分类号: | A61M29/02 | 分类号: | A61M29/02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原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绍琳 |
地址: | 450003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皮肤 软组织 扩张器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整形外科医疗器械,尤其涉及用于扩张皮肤软组织的器械。
背景技术
皮肤扩张术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已成为整形外科常规治疗手段之一。对于某些疾病,如瘢痕性秃发、鼻缺损、面颈部瘢痕的治疗,皮肤扩张术已成为首选的治疗方法。目前,临床上应用的皮肤软组织扩张器有以下几种形状:(1)圆形,包括圆球形、半球形、椭圆形、铁饼形等;(2)方形,有长方形、立方形、冰袋形等;(3)肾形,包括大、小肾形等;(4)柱形,主要有圆柱形、半圆柱形等。尽管有上述多种不同形状的皮肤软组织扩张器可供整形外科医师选择,但是,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发现,对于类圆形较大的瘢痕、色素痣、肿瘤等皮肤病变,往往需要埋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常规形状的皮肤软组织扩张器,这样既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又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也增加了手术并发症的机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类圆形较大病变、且便于操作的皮肤软组织扩张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皮肤软组织扩张器,由扩张囊、注射壶和与它们相连通的导管组成,扩张囊为有缺口的中空环形体,导管的一端装在与扩张囊腔体相通的接头上,导管的另一端与注射壶中间的注入孔相通。
所述的注射壶由两个直径不同的圆柱体组成。
这种皮肤软组织扩张器,在手术中,对类圆形较大皮肤病变四周只需植入一个扩张器即可,因此简化了手术操作,降低了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由于扩张囊通过导管与注射壶相连通,因此在术后可定期由注射壶通过导管向扩张囊内注水,使皮肤软组织均得以扩张,保证了医疗效果。该扩张器因结构简单,故还具有价格低廉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带有局剖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为图2中A--A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这种皮肤软组织扩张器,由扩张囊1、注射壶5和与它们相连通的导管3组成,扩张囊1的形状为带有缺口的中空环形体,即为“”,也就是类似于泳圈的形状,扩张囊1是用有弹性、密封性好、并具有抗爆破和抗撕裂能力的材料制成,以硅胶材料为佳。
在扩张囊1上有一与腔体相通的接头2,导管3的一端装在该接头上,导管3的另一端与注射壶5相通,注射壶5的中间有注入孔4,则导管3的另一端固装在注射壶5内,它直接与注入孔4相通,扩张囊的内腔在充起后其截面为圆形,根据需要也可为椭圆形。注射壶5可由两个直径不同的圆柱体组成,以使其便于放置。
本实用新型中的扩张囊的容积可根据需要制成300ml、500ml、800ml、1000ml或其它量。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将其植入类圆形皮肤病变四周的正常皮肤下,术后定期通过注射壶向扩张囊内注水,扩张囊逐渐变大,使皮肤软组织也充分有效的扩张,待皮肤软组织扩张完成后,即可切除类圆形病变组织,同时取出扩张囊,以扩张皮瓣修复创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翟弘峰,未经翟弘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220702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手提式双主动轮轻便滚槽机
- 下一篇:食用油节油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