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外驱动式自除垢液体电加热器无效
申请号: | 02207501.1 | 申请日: | 2002-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2534517Y | 公开(公告)日: | 2003-02-05 |
发明(设计)人: | 孙志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志明 |
主分类号: | F24H1/20 | 分类号: | F24H1/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300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驱动 除垢 液体 加热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体电加热器,尤其是一种自身具有除垢功能的新型电加热器。
目前,市场上的各种对液体加热的电加热器,均不具有除垢功能。电加热器在对液体尤其对水加热时,其表面往往会积有越来越多的水垢,由于水垢的积聚,阻碍了电加热器产生的热量向被加热液体传递,引起加热元件工作温度不断升高,热效率降低,以致发生电热丝烧断,电加热器爆管,甚至发生起火、漏电等重大安全事故。水垢象癌症一样威胁着电加热元件的寿命和生命财产安全。目前,除部分环境如电热水器应用增加阳极镁棒的办法,以牺牲镁棒来保护电热管外,尚无其他更实用有效的办法来解决水垢问题。即使应用了阳极镁棒保护法,由于各地水质差异很大,镁棒的有效保护期相差很大,同一规格镁棒其寿命竟有几个月至几年的误差,加上条件所限,用户根本不知道镁棒何时寿终将换,也无法自己更换。所以,这种办法仍不能彻底解决水垢对电加热器的破坏作用。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电加热元件,其自身具有能清除发热表面垢物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将一定形状的电加热管铠装成中空的园筒状发热体,底部有接口(螺纹或阀兰)与加热容器连接,在圆筒状发热体外部有进水口、半周环形轮腔、叶轮、连杆、转盘、内刷架,自下而上,自外而内依次衔接,连杆和内刷架上固定有网刷。
当水从进水口进入转轮腔时,进水口的压力在水道中的可转动的叶轮的叶片上转换成动能,使转轮以一定的速度沿园筒旋转,从而带动连杆、转盘、内刷架分别沿园筒内外园面转动,固定在连杆和内刷架上的网刷即同时沿内外园筒面擦刷,从而实现了清除水垢的目的。
上述方案在电加热容器,每次增加受热液体的同时即对上次加热后沉积在电热器表面的垢物进行擦刷冲洗,逐次使用,逐次擦刷,使水垢不能在电热器发热表面积聚,从而消除了水垢的破坏作用,提高了电热元件的工作热效率、使用寿命和安全性能。
图一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总图
图一中:1、接线座2、连接线3、轴承4、叶轮5、电热器发热体6、电热管7、连杆8、转盘9、内刷架10、网刷11、半周环形轮腔12、进水口
下面结合附图介绍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法:
如图,水从进水口(12)进入环形轮腔(11),其供水压力着力于叶轮(4)的叶片上,使叶轮转动,带动叶轮上的连杆(8)连着连杆的转盘(7)和连着转盘的内刷架(9)同时转动,固定于连杆和内刷架上的网刷,分别沿发热体外内表面转动擦刷,同时进水冲洗,从而将电加热器(5)工作表面上的水垢除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志明,未经孙志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220750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液化气罐、管开关安全锁
- 下一篇:双联固定盖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