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模块式电子器件的退出机构无效
申请号: | 02207929.7 | 申请日: | 2002-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2532518Y | 公开(公告)日: | 2003-01-22 |
发明(设计)人: | 林金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6 | 分类号: | G06F1/16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潘培坤,陈红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块 电子器件 退出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装置,特别涉及一种退出机构,应用于电子装置的内建式或外接式容置槽,以退出容置于容置槽中的模块式电子器件。
背景技术
由于电子装置可以辅助人们处理及储存大量的电子数据,所以电子装置已经是目前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产品,且随着科技不断的进步发展,电子装置在功能及速度方面也不断的加强,因此其已经从早期体积庞大的电子装置发展到目前体积较小的电子装置。
针对电子装置的储存需求,又发展出多种磁盘驱动器以搭配使用,如:软盘机、光驱等等,其中由于磁盘驱动器的种类繁多,所以在使用时必须将所需的其一磁盘驱动器种类配置于电子装置的容置槽(不论是内建或是外接于电子装置)才得以使用,但往往所需使用的磁盘驱动器种类并不仅止于一种,或是临时需要使用另一种磁盘驱动器时,却必须将正容置于电子装置的容置槽的磁盘驱动器做更换,而导致使用的不便,因而后来发展出一种模块式电子器件,此模块式电子器件可以为软盘机或是光驱等等,且其能够容置于电子装置的容置槽,并可以容置槽中的退出机构将其自容置槽中退出,而再将另一模块式电子器件置入容置槽中。举例来说,一般的笔记型计算机为达到轻薄短小的要求,多将磁盘驱动器设计为外接式,外接的方式有二种,一种直接在笔记型计算机上设置容置槽,一种则是设计一外接盒,再将磁盘驱动器装设于容置槽或外接盒内。
一般可见应用于电子装置的退出机构中,大多数都是在电子器件的末端设置一推杆,将组装于连接端口上的电子器件向外推出,然而此种外接式的电子器件必须确保与电子装置的连接端口电性连接,除了设计推出电子器件的推杆外,还必须设计一扣锁,当电子器件完全与连接端口电性连接后,扣锁扣住电子器件,避免电子器件受到不当外力而退出,影响工作的执行。然而由于推杆及扣锁是分别独立的设计,当使用者要退出电子器件时,必须先将扣锁解除后,方能操作推杆将电子器件退出,如此的设计并不适当。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模块式电子器件的退出机构,以在仅驱动一个器件的情形下,可轻易地更换设置于电子装置的容置槽中的模块式电子器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模块式电子器件的退出机构,应用于电子装置的内建式或外接式容置槽,此机构包括有扣抵件、第一杆件及第二杆件,其中扣抵件可活动地设于容置槽的侧边,并具有尖端邻近容置槽侧边的第一楔形面、设于扣抵件与容置槽侧边间的弹性件及扣抵于模块式电子器件的扣部,第一杆件的侧边对应模块式电子器件,且枢设于容置槽及枢接于第二杆件,而第二杆件具有退出件及对应第一楔形面的第二楔形面,在朝向容置槽开口方向推动退出件时,将驱使第二杆件带动第一杆件退出模块式电子器件,并由第一、二楔形面的接触带动扣抵件使弹性件压缩,而解除扣部对模块式电子器件的扣抵。
具体地讲,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模块式电子器件的退出机构,设置于一容置槽,所述结构包括:
一扣抵件,可活动地设置于该容置槽的侧边,常态扣抵于一模块式电子器件;
一第二杆件,可活动地设置于该容置槽并对应于该扣抵件的位置;
一第一杆件,可活动地设置于该容置槽并对应于该模块式电子器件,该第一杆件并与该第二杆件构成连动关系;及
一退出件,可活动地设置于该容置槽并与该第一、二杆件一同构成连动关系,该退出件驱动该第二杆件,该第二杆件带动该扣抵件,该模块式电子器件离开该扣抵件的扣抵位置,该模块式电子器件通过该第一杆件退出该容置槽。
所述扣抵件具有尖端邻近该容置槽侧边的一第一楔形面,且该第二杆件具有对应该第一楔形面的一第二楔形面,以由该第二杆件带动该扣抵件。
所述扣抵件具有设于该扣抵件与该容置槽侧边间的一弹性件,以使该第二杆件带动该扣抵件压缩该弹性件,而向该容置槽侧边移动,以解除对该模块式电子器件的扣抵。
所述弹性件为一弹簧。
所述扣抵件具有一带动件,且该第二杆件具有对应该带动件的一第一楔形面,以由该第二杆件带动该扣抵件。
所述扣抵件具有设于其枢设点的一扭力件,以使该扣抵件可扣抵于该模块式电子器件,并使该第二杆件带动该扣抵件抵抗该扭力件的施力,以解除对该模块式电子器件的扣抵。
所述扭力件为一扭转弹簧。
所述扣抵件具有一扣部,以扣抵于一模块式电子器件。
所述退出件设置于该第二杆件,以驱动该第二杆件。
所述第二杆件与该第一杆件枢接。
所述设置于该第二杆件的该退出件突出该容置槽的侧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220792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