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安全型热泵热水器无效
申请号: | 02208431.2 | 申请日: | 2002-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2527917Y | 公开(公告)日: | 2002-12-25 |
发明(设计)人: | 蔡林志;彭越成;邹廷云;曾森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确正冷热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H4/02 | 分类号: | F24H4/02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永裕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朱永忠 |
地址: | 528041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安全 型热泵 热水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泵热水器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安全型热泵热水器。
背景技术
目前,家庭用热水器主要包括燃气热水器,电热水器,太阳能热水器三大类。这几类热水器各有优点,又各有不足之处:燃气热水器使用方便,即开即用,但安装使用不当会引起一氧化碳中毒,对人身安全造成隐患,另外受燃气管道安装安全规范限制,燃气热水器安装位置也受到限制,再因燃气热水器是即热过流式加热热水,不易实现多点同时供水功能;电热水器,安装位置不受限制,但未从根本上消除漏电、干烧等安全隐患,最大不足还在于完全靠直接消耗高品位电能加热热水,能耗大,费用特别高;太阳能热水器,安全、环保、运行费用低,但受安装环境条件的影响,许多家庭不便安装,另外太阳能热水器受天气气候的影响较大,不能实现全天侯热水供给。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质素大大提高,特别是经济发达地区,人们对家庭生活热水的供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上述的几类热水器都已不能满足这方面的要求。
热泵热水器的工作原理是通过一闭合热力循环,使循环工质的状态发生变化,在不同阶段吸收热量和释放热量,实现能量的传递和转换,达到将热水储水罐中的水加热升温的目的,从根本上消除了电热水器漏电、干烧以及燃气热水器工作时产生有害气体等安全隐患,其效能比也远高于燃气热水器和电热水器,具有高效节能、运行费用低,与电热水器和燃气热水器比较更安全可靠等优点。但是现有的将冷凝器置于密闭承压式储水罐内这一类热泵热水器也存在一安全隐患,这是由于冷凝器盘管是采用单层铜管,当热泵热水器工作时,冷凝器盘管内的循环工质处于高温高压状态,一旦冷凝器盘管突然破损,高温高压工质泄漏进入储水罐内造成储水罐内压力超高,引起储水罐泄压阀泄压动作,甚至造成储水罐内压力升高过快,泄压不及引起储水罐破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保证冷凝器盘管具有充足的安全性能。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的:一种安全型热泵热水器,包括压缩机1、蒸发器2、冷凝器9、膨胀阀4、风扇3、热力循环连接管14、热水储水罐12、保温层10、外壳11、冷水进水管8、热水出水管6、温度显示表7、温度控制器5、泄压阀13,通过热力循环连接管14从压缩机1出口连接到冷凝器9入口,再从冷凝器9出口连接到膨胀阀4,经膨胀阀4后连接到蒸发器2入口,从蒸发器2出口再接回到压缩机1入口,形成一闭合热力循环,冷凝器盘管置放在热水储水罐12内,所述冷凝器9盘管的铜管为内外层双层套管,外层管17与热水储水罐12内的水直接接触,内层管15内充满循环工质,内层管15与外层管17之间至少形成一个与大气相通的空腔16。所述冷凝器9盘管的双层套管中,内层管15与外层管17之间形成有对称布置的二个空腔16。所述冷凝器9盘管的双层套管之间所形成的空腔16中心线平行于双层套管中心线。所述外层管17内壁和内层管15外壁之间在非空腔部分为紧密接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结构简单合理、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冷凝器盘管截面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阐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确正冷热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确正冷热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220843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