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进型蜂窝煤无效
申请号: | 02209360.5 | 申请日: | 2002-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2534185Y | 公开(公告)日: | 2003-02-05 |
发明(设计)人: | 张太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太江 |
主分类号: | C10L5/36 | 分类号: | C10L5/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2001 江苏省连云***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进型 蜂窝煤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蜂窝煤,既适合工业锅炉燃烧,又适合民用炊事燃烧,属蜂窝煤技术领域。
(二)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销售的民用蜂窝煤其通风孔设置有9孔、12孔、19孔、21孔等,都因受几何形状和制造工艺的限制,共同存在着排列不均匀,存有不同程度的燃烧死角,而产生不同程度的烧不透现象,因其燃烧温度不高,不能使燃烧时产生的CO、SO2等多种可燃物质进一步燃烧放热,导致一定程度的煤炭浪费和环境污染。而工业燃煤虽有很多人研究多年,但其采用形状多为球状和条状,这就必然导致在燃烧时堆积无序,供氧无序、燃烧不充分的结果,人们为了解决供氧问题,普遍采用鼓风机加大风力的办法,但增大风力则又导致燃烧温度不高使煤炭不能充分燃烧,煤炭不能充分燃烧又导致可燃气体和可燃物质也不能充分燃烧,这就产生了必然的四个缺陷:1.浪费煤炭、2.浪费电力、3.大气污染、4.噪音污染。从上述情况可以看出:型煤不能充分燃烧,其根本原因在于人们给定的燃烧条件不合理,最重要的是通风孔供氧和供氧是否科学的问题,据本人多年研究观察,不论煤体是采用方形或圆形的,只要采用圆形通风孔就必定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燃烧死角,产生燃烧温度不高和不同程度的煤炭浪费,因而消除燃烧死角是燃煤技术的关键所在,而很多研究人员又恰恰忽视了这一关键问题。如附图(三)是图标GB/T13593-92规定的方煤体形状,其虚线以外的部分全都是烧不透的燃烧死角。多年来,人们又一直把民用燃煤和工业燃煤分成两个不同的领域,故我国的燃煤技术一直没有形成标准化和通用化、这是我国目前燃煤技术效率低,浪费大、污染重的技术背景。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工业燃煤和民用燃煤共同存在的多种缺陷,提出一种没有燃烧死角的科学外形和通风孔也没有燃烧死角的排列方法,能使燃煤通风孔排列有序、供氧有序、自然燃烧、充分燃烧。又能根据不同燃烧需要进行上下、左右对接燃烧,且不论单独燃烧或对接燃烧都不存在任何燃烧死角的技术方案,达到高效、省煤、省电、无噪音、污染小和通用化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方形煤体配有方形通风孔和四边设有和内孔相对应的向内凹陷槽的蜂窝煤。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方形煤体配有方形通风孔的四边设有向内凹陷槽的、四角设有对称倒角的蜂窝煤。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目的是提供一种方形煤体配有方形通风孔的、四边设有向内凹陷槽的、四角设有对称倒角的、通风孔的边长延长线同正方形煤体边线间的夹角其锐角与边线呈45°排列的蜂窝煤。(其中的术语方形为长方形或正方形)
本实用新型的四边设置向内的凹陷槽和所说的同煤体边线间的夹角、其锐角呈45°的正方形通风孔彻底消灭了所有燃烧死角,使两者共同达到了匹配最佳、最科学、最合理,彻底克服了现有技术的所有缺陷,结构简单合理、没有燃烧死角、起火快、烧的透、效率高、污染小不用鼓风、省煤、省电、无噪音、通用化、易生产、易推广,如附图(一)所示。如需煤体增大,则通风孔和四边的凹陷槽也相应增多。
因本实用新型给出的煤体形状和通风孔的排列方法共同达到了匹配最佳,最科学合理、故不论单独燃烧或对接燃烧均不产生任何燃烧死角、供氧充足有序、从而起火特快,燃烧充分、不用鼓风、实实在在的省去了鼓风设备和鼓风费用。因其燃烧温度高,除将煤炭自身的能量全部释放外,还将煤炭燃烧时逸出的有害气体和可燃物质进一步燃烧放热,这就既增加了燃烧效率又减少了大气污染,达到了节约煤炭和环境保护的目的。因其煤体的四边和四角都作了技术处理,解决了多块对接燃烧时易产生燃烧死角的技术难题,从而满足了各种用途的燃烧需求,如附图(二)所示,既实现了通用化的目的,也为国家统一管理煤炭燃烧技术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证。经粗算,该技术如能在全国推广,每年可节省煤炭3亿多吨,少排放SO2气体18亿立方米,本技术对节约有限的煤炭资源和减少大气污染都有十分重要意义。
(四)附图说明
附图(一)是本实用新型外形和通风孔设置示意图。
附图(二)是本实用新型多块对接示意图。
附图(三)是圆形通风孔产生燃烧死角示意图。
(五)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由下述实施例给出:
1、以煤体中心为中心,将方形煤体的上端面均匀分成6等份,使正方形通风孔的边长延长线与方形煤体边线间的夹角其锐角呈45°,例如在煤体边长为10×10厘米时,均匀排列出13个通风孔为优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太江,未经张太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220936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