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抽油杆扶正装置无效
申请号: | 02210637.5 | 申请日: | 2002-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2536771Y | 公开(公告)日: | 2003-02-19 |
发明(设计)人: | 李援;赵玉芝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援 |
主分类号: | E21B17/10 | 分类号: | E21B17/1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哈科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崔东辉 |
地址: | 150001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抽油杆 扶正 装置 | ||
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领域,具体为一种油田机械连接装置,抽油杆扶正装置。
背景技术:目前,我国的油田抽油泵内(磕头机)上的抽油杆都是一个一个的由扶正装置接起来的,然后再向地下的几百米甚至上千米来回上下的移动抽油。这种扶正装置以往是用塑料制作的,其阻力大、磨损快,寿命短,维修更换频率高的不足。以往的抽油杆扶正器工作时,因是点接触硬摩擦,致使抽油杆及接箍难以按要求做到上下垂直运动,产生局部偏磨。如不及时维修或更换,易使缸壁磨出沟槽,而影响了接箍或缸壁的使用寿命。尤其是遇有带慢弯的油井时,更易损坏接箍、缸壁或致使抽油杆弯曲,使出油率降低。有一种滚珠式抽油杆扶正器就是依靠滚珠在缸筒内的线性限位接触运动,长时间摩擦会使缸筒内壁拉出沟槽,致使密封不严,造成抽油效率降低,直至缸筒提前失效。又因缸壁接箍受磨损后的偏差加大,使抽油杆及接箍偏离正常轨道运行,还有,滚珠在保持器内的长时间磨损后,易使滚珠脱离保持器而掉入缸筒内,而难以达到预期效果。现使用的塑料扶正器不但磨损快,而且起动及工作时阻力大,还浪费能源。按Q/DCSJ0216-91标准规定,其工作寿命为700天以上,而该扶正器仅工作3-4个月就报废了。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作加工容易、寿命长、安装拆卸方便、节能的抽油杆扶正装置。如果缩短本实用新型的距离(间距),也就是增加本实用新型的数量,还可起到防止抽油杆弯曲、或产生硬弯。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是由螺钉(3)、扶正内套(4)、滚子(5)、芯轴(6)、铆合孔(7)、抽油杆(8)、内套支架(10)组成,在内套支架(10)上固定连接有抚正内套(4),芯轴(6)穿过抽油杆(8)、滚子(5)上的铆合孔(7)固定于扶正内套(4)上而结合为一体,由螺钉(3)穿过内套支架(10)上的无螺纹孔(2)、有螺纹孔(1)而使两个内套支架(10)与抽油杆(8)固定为一体。内套支架(10)上的滚子(5)与缸筒(9)内圆连接配合,可上下滚动,扶正内套(4)是两个半圆或是一个空心整圆。
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原理剖面主视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原理侧视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完整扶正内套4例滚子结构原理侧视示意图;图4为一个完整扶正内套3例滚子的结构原理侧视示意图。图1、图2为扶正内套是两个半圆形合并为一个空心整圆的原理示意图,图3、图4为扶正内套是一个空心整圆的原理示意图。图3为有4例滚子的原理示意图,图4为有3例滚子的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万式:它是由螺钉(3)、扶正内套(4)、滚子(5)、芯轴(6)、铆合孔(7)、抽油杆(8)、内套支架(10)组成,在内套支架(10)上固定连接有抚正内套(4),芯轴(6)穿过抽油杆(8)、滚子(5)上的铆合孔(7)固定于扶正内套(4)上而结合为一体,由螺钉(3)穿过内套支架(10)上的无螺纹孔(2)、有螺纹孔(1)而使两个内套支架(10)与抽油杆(8)固定为一体。内套支架(10)上的滚子(5)与缸筒(9)内圆连接配合,可上下滚动,扶正内套(4)是两个半圆或是一个空心整圆。扶正内套(4)是两个半径同心的空心柱体,其半径两端外径有固定半径的芯轴孔,还连接有滚子。其两个半径扶正内套与抽油杆组合后,成为-R球面型圆柱直线轴承。为一个扶正内套(4)中的抽油杆是在原有接箍中部,外径圆周内均开4等分、3等分或6等分槽,并钻出铆合孔,镶入芯轴和滚子。以上工作完成后就可开动电机带动抽油杆工作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援,未经李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221063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与脚手架同步升降的升降装置
- 下一篇:登楼轮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