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蜂巢式中国林蛙生态养殖棚无效
申请号: | 02210755.X | 申请日: | 2002-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2536037Y | 公开(公告)日: | 2003-02-19 |
发明(设计)人: | 张久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久芳 |
主分类号: | A01K67/02 | 分类号: | A01K67/02 |
代理公司: | 沈阳晨创科技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陈亚屏 |
地址: | 112000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蜂巢 中国 生态 养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物林蛙养殖设施。适合营造养殖中国林蛙的生态环境。
背景技术:
目前养殖林蛙才刚刚起步,经验较少。林蛙本身也是一种很脆弱的微小生物,环境条件要求高,养殖很困难,一般地区很难满足林蛙养殖的技术条件。近来一些养殖都是采取棚式集中养殖。下面采用方形围栏,上棚采用普通的半遮阳蓬。这种设施很不合理,不能自动调节阳光照射和湿度控制,又采用方形围栏,直角区蛙分布不均匀,死亡率高,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发明内容:
为解决以上设施结构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蜂巢式中国林蛙生态养殖棚,利用六角形围栏和自动调光调湿的顶棚,以达到自动控温控湿和节省空间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生态养殖棚的结构是这样设计的:此生态养殖棚由倾斜顶棚和六角形围栏组成,其中顶棚由横向无土栽培床和顺向百叶窗组成,栽培床与百叶窗交替放置,其宽度为50~100cm,长度为2~3m,站为一排围栏的宽度,在栽培床内栽培低矮植物,所有百叶窗统一用机械连杆或绳索连接。栽培床与百叶窗连接在一起成一平面,固定在间隔的水泥柱上,其中围栏为相间的六角形组成,每边长为2~3m,高为50~80cm的尼龙网围在固定水泥柱上,每排六角形围栏前后固定有水泥柱。为保证棚顶有一定角度倾斜,水泥柱后排的柱高为2~2.5m,前排为1.5~1.8m,使得棚顶有一定的角度朝阳,以便对阳光温度的控制。在每排顶棚之间采用尼龙网连接,使得整个大棚为一整体。林蛙在围栏内获得最佳的生态环境。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结构简单,制造容易,安装使用方便。最大优点,温湿度可调,保证了林蛙的生态环境,损失小,适合大面积饲养,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蜂巢式中国林蛙生态养殖棚结构原理图;
图2为蜂巢式中国林蛙生态养殖棚顶棚结构图;
图3为蜂巢式中国林蛙生态养殖棚地面围栏结构图;
图4为蜂巢式中国林蛙生态养殖棚单个围栏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其结构由图1所示。1为顶棚,2为地面围栏,3为水泥柱,其中顶棚结构如图2所示,横向为无土栽培床4,上面种植低矮草本植物,采用自来水不断浇灌的方法,保证了围栏内的湿润,相间装有百叶窗5,采用塑料模板制成为百叶窗结构,风叶旋转决定开放角度大小,有效地控制了阳光的照射,进而调节围栏内的温度变化。顶棚与地面围栏的连接为水泥柱,高的为2m左右,矮的为1.75m左右,保持顶棚有一定朝向倾斜度,以便对地面湿度更好地调节。此套设施无论防到林区或平原地区皆可养殖林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久芳,未经张久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221075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