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锥筒形消锤缓闭止回阀无效
申请号: | 02210979.X | 申请日: | 2002-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2534444Y | 公开(公告)日: | 2003-02-05 |
发明(设计)人: | 王加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加强 |
主分类号: | F16K15/18 | 分类号: | F16K15/18 |
代理公司: | 辽阳新创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杨英利 |
地址: | 111200***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锥筒形消锤缓闭 止回阀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液体输送管路中的锥筒形消锤缓闭止回阀。
据了解,现有的消锤缓闭止回阀,其阀体普遍是铸造成形的壳体,因此,存在有外形结构复杂、壁厚、体重,材料性能脆、易爆裂、不便加工等不足之处,而且不能满足低压大口径和高压的作业环境。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外形结构简单、壁薄、体轻、材料性能好、易于加工制造、能满足低压大口径和高压作业环境的用钢板焊接而成的锥筒形消锤缓闭止回阀。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为了克服铸造阀体的缺陷,将阀体制成由钢板焊接成的两端呈截锥形的筒体,在阀体一端的截锥口处焊有外端焊有法兰的管,在阀体另一端的截锥口内焊有一端呈斜面阀瓣座,另一端焊有法兰的位于阀体内的管。
本实用新型与背景技术比较,由于将阀体制成了由钢板焊接而成的两端呈截锥形的筒体,因此,具有了外形结构简单、壁薄、体轻、易于加工制造、可满足低压大口径和高压作业环境的需要等优点。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向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B部结构放大图。
图中1、阀体 2、密封盖 3、轴套管 4、配重锤5、阀瓣 6、配重锤杆 7、密封套 8、阀瓣轴 9、轴套10、摆幅 11、连杆 12、输液管 13、活塞杆 14、密封圈 15、活塞 16、分流阀体 17、导液腔 18、支撑杆19、调节针阀 20、底座 21、活塞缸外套 22、法兰23、活塞缸 24、密封压盖 25、排气管 26、排气孔27、活塞杆顶板 28、阀瓣座 29、密封圈压环
参见图1、图2、图3,阀体1是由钢板卷制焊接而成的两端呈截锥形的筒体。在阀体1一端的截锥口处焊有外端焊有法兰22的管,在阀体1另一端的截锥口内焊有一端呈斜面阀瓣座28,另一端焊有法兰22的位于阀体1内的管。在阀体1上顶的中部开有径向长方形的安装口,在安装口处焊有带有长方形法兰22的颈,在长方形法兰22上通过螺栓紧固有长方形密封盖2。在阀体1的上侧部开有位于阀瓣座28上部的阀瓣轴孔,并在阀瓣轴孔的外壁焊有轴套管3,在轴套管3内装有阀瓣轴8。在轴套管3的一端通过螺杆紧固有密封盖2,在轴套管3的另一端通过螺杆紧固有套在阀瓣轴8上的密封套7。在阀体1的侧壁开有位于进口端的输液孔,在输液孔处通过螺帽连接有与分流阀体16上部的进液孔联通的输液管12。在阀体1的底部焊有底座20,并开有活塞缸孔。在底座20上焊有螺帽,并在螺帽内拧有与分流阀体16上的螺帽连接的支撑杆18。在活塞缸孔内焊有活塞缸外套21,在活塞缸外套21内装有活塞缸23,在活塞缸23的前端的侧壁开有排气孔26,排气孔26与活塞缸外套21上的排气管25联通,在活塞缸23内装有带有活塞杆13的活塞15,其活塞杆13伸出活塞缸外套21。在活塞缸外套21的开口端通过螺栓紧固有带有输液孔的密封压盖24,其输液孔与活塞缸内联通,并通过螺帽连接有与分流阀体16连接的输液管12。在位于阀体1内的阀瓣轴8上通过焊在阀瓣5上的轴套安装有圆形阀瓣5,阀瓣5通过轴套上的顶丝固定在阀瓣轴8上。在面向阀瓣座28的阀瓣壁上开有密封圈和密封圈压环凹槽,在密封圈凹槽内通过螺钉坚固的密封圈压环29压固有橡胶密圈14。在面向出口的阀瓣壁的下部焊有活塞杆顶板27。在位于阀体1外的阀瓣轴8端套有分别焊有摆幅10和配重锤杆6的轴套9,并通过顶丝将轴套9固定在阀瓣轴8上。在配重锤杆6上串有通过顶丝紧固的配重锤4。在分流阀体16内装有两端车有密封圈槽,并套有橡胶密封圈14的中部开有导液腔17的上端带有活塞杆13的活塞15。活塞杆13通过销轴与连杆11绞接,连杆11另一端通过销轴与安装在阀瓣轴8上的摆幅10绞接。在分流阀体16的下部的排出孔处焊有侧部带有排放口的输出管,在输出管的管口端通过螺纹拧有位于排放口处的调节针阀19。
其工作原理是:当输送液体时,阀瓣5在流动液体的推动下自动开启,同时摆幅10随着阀瓣轴8的转动而下移,使活塞15的导液腔17与分流阀体16上的进液孔联通时,阀体1内的液体便会通过导液腔17和输液管12进入位于阀体1的活塞缸23内,并推动带有活塞杆13的活塞15向阀瓣5的方向移动,移动到预定位置后便停止,此时,分流阀体16上的排出孔被活塞15封住。
当停止输送液体时,阀瓣5便会靠自重及回流的压力落在活塞杆13上,同时分流阀体16内的活塞15随固定在阀瓣轴8上的摆幅6向上移动,移动到活塞15的导液腔17与分流阀体16的排出孔联通时,位于阀体1的活塞缸23内的液体便会随活塞15的回移通过输液管12和调节针阀19被排出,使活塞15顺利归位,从而实现了消除水锤的目的。活塞15归位的速度可通过调节针阀19的排量进行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加强,未经王加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221097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