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动密封无效
申请号: | 02211757.1 | 申请日: | 2002-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2539023Y | 公开(公告)日: | 2003-03-05 |
发明(设计)人: | 王玉凤;王海波;肇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F16J15/34 | 分类号: | F16J15/34 |
代理公司: | 抚顺宏达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李微,洪恩山 |
地址: | 10002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密封 | ||
1、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动密封,尤其在真空(负压)及正压情况下都能适用的反应釜上的动密封。
2、背景技术
动密封是釜类容器上最常遇到的结构,现有的动密封装置种类较多,结构各异。然而这些密封方式只能在单一压力状态下使用,即分别在釜内为正压的情况下使用,或釜内为真空(真空度不高)情况下使用。但如果一个反应釜有时在正压情况下工作,有时在真空(负压)情况下使用时,就找不到一种最佳密封方式。在化工生产中,特别是某些高真空条件下,如麝香-T的生产,反应中需要在高真空(13.3Pa)/高温(285℃-310℃)的条件下进行,采用机械密封就达不到工艺要求。另外,在一类具有易燃、易爆的化工生产中,如溶剂重结晶等过程,往往需要进行真空输送物料,同时在正压下(如氮气保护)进行工艺操作。采用机械密封也达不到工艺要求,而且机械密封结构比较复杂,制作和安装都很麻烦。CN96234198.3公开了一种密封装置,但只能在真空情况下工作,而专利号为98228291.5的密封装置只能在釜内为正压情况下工作,而且其结构比较复杂,制作和安装都很麻烦。
3、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密封性能良好,结构简单,安装维修方便,使用寿命长,特别是真空(负压),正压情况都能适用的釜类容器上的动密封。
按此目的设计的动密封装置,包括锁紧螺母1,调节螺套2,压盖5,垫片7,衬套箱8,以及衬套9和螺栓10;其中压盖5上方与调节螺套2联接,压盖5下部和衬套箱8由螺栓10联接,结合处放置垫片7,衬套9放置在衬套箱8内,其中压盖5内装有2n个J型密封圈6和2n个压环3。另外该动密封装置还包含冷却系统和润滑系统。
压盖内是中空圆环,内装2n个J型密封圈及2n个压环。其中采用4个压环和4个J型密封圈的密封形式为最佳。2n个压环和2n个J型密封圈交替放置,并分成上下两组,上下两组J型密封圈对称放置。下面一组J型密封圈在釜内为正压时起作用;上面一组J型密封圈在釜内为真空(负压)时起作用。其中压环的形状根据其具体位置来选择。调节螺套2的拧入深度,可调节压盖内的J型密封圈与轴间的密封程度。
其中的冷却系统为在压盖外焊有环型冷却水槽并开两个冷却水孔,压盖内最上面的压环上开有一个小孔,位于两组J型密封圈中间的压环上也开有一个小孔,这两个小孔分别和压盖上开的冷却水孔相通,冷却水通过两个孔对密封进行冷却。
衬套箱内是圆环结构,里面有聚四氟乙烯衬套或铜衬套,润滑系统即在衬套上方开一个小孔,此孔和衬套箱外的注油孔相连,润滑油通过油杯4和这些小孔对轴起润滑作用。衬套箱通过螺栓、垫片和压盖联结起来。
4、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阐述:
如图1所示,动密封由锁紧螺母1,调节螺套2,压环3,压盖5,J型密封圈6,垫片7,衬套箱8,衬套9,螺栓10构成。其中,压盖5内装有2n个J型密封圈6及2n个压环3。2n个压环和2n个J型密封圈分上下两组交替放置。下面的一组在釜内为正压时起作用,上面的一组在釜内为真空(负压)时起作用。调节螺套2的拧入深度,可以调节2n个J型密封圈和轴的密封程度。压盖5外焊有冷却水环并开两个冷却水进口,最上面的压环3边上开一个小孔,位于两组J型密封圈中间的压环3中间处也开有一个小孔,这两个小孔分别和压盖上的两个小孔相连通,冷却水通过这两个孔对轴进行冷却。衬套箱8内装有聚四氟乙烯(或铜)衬套9,衬套9上方开一小孔和衬套箱上方开的小孔相连通,润滑油通过油杯4和这些小孔对轴起润滑作用。
在麝香一T的生产中采用本实用新型后,真空度得到保证,由于使反应物料得到充分的搅拌,因此避免了结焦的大量产生,从而大大提高了产品的产率和产品的质量。
在溶剂重结晶过程中采用本实用新型后,可以实现真空情况下输送物料,同时在正压下(如氮气保护)进行工艺操作的过程,同时又避免了填料密封和机械密封由于摩擦生热而带来的不安全因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221175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建筑用复合式砌块
- 下一篇:多叶准直器中叶片与金属拉杆的连接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