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断路器的操动机构与灭弧室间的传动机构无效
申请号: | 02212313.X | 申请日: | 2002-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517095Y | 公开(公告)日: | 2002-10-16 |
发明(设计)人: | 张子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子民 |
主分类号: | H01H33/02 | 分类号: | H01H33/02 |
代理公司: | 淄博科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耿霞 |
地址: | 256400 山东省淄博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断路器 机构 灭弧室间 传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断路器中的传动机构,为操动机构与灭弧室间的传动机构。
背景技术
传统的断路器(真空、SF6、油等断路器)为三相公用一个大轴,操动机构带动大轴转动,大轴通过焊在其上的三个拐臂(或通过花键及其配装的拐臂)的转动带动三根拉杆运动,三根拉杆通过各自连接的拐臂带动灭弧室的动触头运动,而完成分合闸操作。因此,断路器操动机构与灭弧室之间的传动机构是通过公用的大轴再去分别操动三相灭弧室。由于三相灭弧室的运动阻力大,且分别作用在大轴的不同截面上,合闸时大轴发生弯曲和扭转变形,影响了三相灭弧室动触头的运动特性,造成分合闸速度、分合闸时间、分合闸同期、行程、超程、弹跳、回路电阻等特性参数不一致和不稳定;在调整各特性参数时,三相之间有干扰,不利于实现特性参数的优化。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断路器的操动机构与灭弧室间的传动机构,取消公用的大轴,使断路器的运行可靠稳定。
本实用新型的断路器的操动机构与灭弧室间的传动机构,包括传动件,传动件一端与操动机构连接,另一端与三相灭弧室的动触头联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件包括轴套,轴套与操动机构连接,轴套上带有三个输出轴,通过三个输出轴与三相灭弧室的动触头联接。
本实用新型的传动机构取消了原来的公用大轴,由一个传动件等效大轴的作用,克服了原来公用大轴所带来的弊端。操动机构直接操纵传动件,传动件与三相灭弧室的动触头间可以是直接或通过杠杆或通过连板连接。所述轴套上带有轴孔,通过轴孔传动件与操动机构连接。
由于断路器合闸时产生的力很大,容易对所有部件产生冲击力,为了减轻该冲击力,本实用新型采取缓冲方式:轴套内插入立轴,立轴与轴套间分别开有长孔,长孔内加固定轴销,立轴内加有缓冲器。长孔方式连接的目的是使轴套沿立轴往返运动时能够作用在缓冲器上,减少强烈的冲击。所述缓冲器包括油杯,油杯底部加有弹簧,油杯内加有活塞,活塞与立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油杯与立轴间留有间隙。
以上所述传动件与三相灭弧室的动触头间可以通过连板连接,即轴套上的三个输出轴分别连接连板,连板与灭弧室的动触头连接;可以通过杠杆方式连接,即连板再通过拐臂与灭弧室的动触头连接。
为了方便安装,传动件上的三个输出轴应错位排列,三相灭弧室或分布在一个平面内或分布在半径相同或不相同的圆弧上。
操动机构仍按原有方式,即可以在灭弧室的下端,也可在灭弧室的前端。
本实用新型的操动机构可以是现有技术中的多种方式,如永磁机构、电磁机构、弹簧机构、液压机构等。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传动机构改变了原有三相作用力分散于不同位置的方式,取消了公用大轴,提高了断路器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分合闸速度、分合闸时间、分合闸同期、行程、超程、弹跳、回路电阻等特性参数高度一致和高度稳定;触头压力和三相灭弧室承担开断电弧能量以及三相中所用的零部件所承受的载荷等高度一致。便于优化与调试:在调整各特性参数时,各相互不影响,互不干扰,有利于实现特性参数的优化。以下以部分参数的比较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越性:
按标准要求,断路器的三相超程为4±1毫米,从正常发挥断路器导通电路和开断电路的功能以及断路器电寿命来看,三相超程最好都为同一值。例如都为4毫米或4.1毫米等。但由于现有技术公用大轴在合闸过程中的弯曲变形和扭转变形的影响,根本无法达到这个同一值的要求。原有断路器A、B、C三相超程值相差多在0.3毫米左右,最大时达到1毫米,而新型断路器的超程可以实现A、B、C三相完全一致,同时为同一值。
表1:超程比较(单位为毫米)
表2:行程比较(单位为毫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轴套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俯视图;
图3为立轴结构示意图;
图4为缓冲器结构示意图;
图5、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7为拐臂结构示意图;
图8为轴套与立轴结合后形成的传动件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轴套 2输出轴 3轴孔 4、5长孔 6立轴 7螺盖 8活塞 9变压器油 10油杯 11弹簧 12灭弧室 13动触头 14拐臂 15铰链点 16连板 17传动件 18连板 19扁轴 20底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子民,未经张子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221231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