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煤气发生炉底盘无效
申请号: | 02212470.5 | 申请日: | 2002-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536592Y | 公开(公告)日: | 2003-02-19 |
发明(设计)人: | 郭连群;郭茗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连群 |
主分类号: | C10J3/20 | 分类号: | C10J3/20 |
代理公司: | 济南诚智专利事务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汝银 |
地址: | 250101 山东省济南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煤气 发生 底盘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涉及一种固定层煤气发生炉底盘。属于煤气发生设备的部件。
背景技术
现有的煤气发生炉底盘由底盘、内灰盘、炉篦、滚动滑道、大齿轮、蜗轮传动总程等组成。其排渣方式为:内灰盘、炉篦、大齿轮在传动装置的带动下满膛转动,炉渣随其一同在炉膛内旋转,并在炉体侧面出渣口处的灰犁作用下,向炉体的侧面切线方向强制性阻挡排出后进入渣斗,因而造成运行阻力大,炉体出渣口处夹套磨损严重,破渣能力差,须经常进行人工清理大渣,以防堵塞排渣通道。另外,内灰盘的传动齿轮滚动滑道常期处于炉底盘和内灰盘之间的粉尘和气体环境中运行,易磨损,一旦损坏,须将炉底及炉底附件全部拆除,才能进行更换,从而造成运行周期短、检修时间长、工作量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一种垂直降落排渣,转动系统与粉尘和水气隔离运行的煤气发生炉底盘。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技术方案是一种煤气发生炉底盘,包括由大底盘、炉篦、底盘衬板、传动套、滚动滑道、大齿轮、蜗轮传动总程,其特征在于小底盘位于大底盘的下方,二者紧固连接;炉篦四周放置了至少一对随炉篦一同转动的推灰器;在大底盘上设置了二个装有排破渣轮的垂直落渣口;排破渣轮与大齿轮均由蜗轮传动总程提供动力,并作同步转动;炉底盘的转动部分套装在大底盘的中心通道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由于在大底盘上设置了装有排破渣轮的垂直落渣口,在炉篦的四周安装了多个推灰器,炉渣依次在推灰器的作用下被推到底盘落渣口,经排破渣轮破解后,逐步排出炉体。降低了排渣过程中对炉体的磨损和排渣阻力,消除了大渣阻塞排渣通道的因素。
2、滚动滑道、大齿轮与灰尘和气体分隔安装,避免了与灰尘和水气的接触,从而改变了设备运行环境、延长了使用周期、简化了检修中拆除安装工作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图。
图中,1-大底盘,2-排破渣轮,3-底盘衬板,4-滚动滑道,5-大齿轮,6-炉篦,7-小底盘,8-传动套,9-推灰器,10-蜗轮传动总成。
具体实施例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由大底盘(1)、排破渣轮(2)、底盘衬板(3)、滚动滑道(4)、大齿轮(5)、炉篦(6)、小底盘(7)、传动套(8)、推灰器(9)、蜗轮传动总成(10)等组成。大底盘与小底盘紧固在一起;传动套与炉篦紧固连接,在大齿轮的作用下传动套带动炉篦在滚动滑道上转动。在底盘衬板与大底盘、传动套之间设密封环,防止灰尘和水汽渗漏。排破渣轮(2)安装在圆形大底盘(1)的落渣口处,其外形如叶轮式柱状并在蜗轮传动总成(10)带动大齿轮作同步转动;安装有推灰器(9)的炉篦(6)、滚动滑道(4)的上圈、大齿轮(5)与传动套(8)组成一个整体,套装在大底盘(1)的中心通道内,并坐落在与滑道(4)下滚圈连为一体的小底盘(7)上。推灰器(9)可以对称地设置一对,也可设置两对。小底盘(7)与大底盘(1)用螺拴连为一体,底盘衬板(3)固定安装在大底盘(1)的灰道内。
当造气炉运行时,在蜗轮传动总成(10)的带动下,大齿轮(5)、传动套(8)、滚动滑道(4)的上圈、炉篦(6)、推灰器(9)所组成的整体,在炉膛内旋转,炉膛内底层的炉渣在推灰器的作用下,依次推至大底盘(1)的落渣口处,经过排破渣轮(2)破碎后排出炉体。当需要换和检修大齿轮和滚动滑道时,只需将小底盘(7)与大底盘(1)、传动套(8)与炉篦(6)的连接螺栓拆下就可以了,从而减少了检修工作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连群,未经郭连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221247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