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盘形凸轮离合控制装置无效
申请号: | 02212673.2 | 申请日: | 2002-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520431Y | 公开(公告)日: | 2002-11-13 |
发明(设计)人: | 江大建;高启;江大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烟台鸿桥高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23/12 | 分类号: | F16D23/12 |
代理公司: | 烟台信合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丛维东 |
地址: | 264006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凸轮 离合 控制 装置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动车传动系统技术领或,尤其是涉及一种对配置手动变速器及干片常合式摩擦离合器的机动车实施自动变速或自动离合改造的控制机动车离合器的盘形凸轮离合控制装置。
二、背景技术
机动车为满足停车、前进、倒退、换档的需要,在动力机与变速器之间设置有一离合器,起传递和切断动力的作用,目前,机动车最常用的是干片常合式摩擦离合器,这种离合器传递效率高、结构简单、造价低,是手动换档机动车最常用的配置,但它的操纵方式为人工脚踏式,即踏下离合器踏板,离合器分离,松开离合器踏板,离合器结合,在使用过程中,不仅工作强度大,操作复杂,而且对驾驶者操作技术要求很高,现有的离合器自动化是采用液力偶合器,即变扭器,但这种方案成本高昂,是干片常合式摩擦离合器的数十倍,而且传递效率低,因此,再干片常合式摩擦离合器的基础上,增加一个电动离合装置改造方案,有着非常深远的经济意义。
三、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改进已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传递效率高、适合各种常合式摩擦离合器的盘形凸轮离合控制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盘形凸轮离合控制装置,是由离合器分离臂和轴组成,其特点是盘表凸轮固接在轴上并可绕轴心转动,凸轮上设有凸槽,滚子卡置在凸槽内并能在槽内滚动,滚子固定在摆杆中部,摆杆通过轴活动固定,在摆杆的支臂上固定有弹簧,弹簧的另一端固定,摆杆的另一端与拉杆铰接,拉杆的另一端与离合器分离臂铰接,离合器分离臂的另一端活动固定。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是弹簧可以与摆杆支臂沿垂直方向连接也可以是平行方向连接。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是凸槽的分离曲线、接近半结合曲线、半结合曲线、全结合曲线为渐开线,其他曲线为正圆弧线,分离曲线、接近半结合曲线、半结合曲线、全结合曲线的升程比为1∶0.7-1∶0.1-0.2∶0.2-0.5,分离曲线、接近半结合曲线、半结合曲线、全结合曲线的工作角度δ、α、β、γ分别为45-60°、25-40°、50-80°、150-180°。
本实用新型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显著特点和积极效果:一只盘形凸轮固接在一轴上,由直流电机驱动旋转,从动件摆杆把盘形凸轮的凸槽曲率半径变化转换成往复摆动,摆杆牵动离合器分离臂实现离合器分离、结合的功能,在摆杆的支臂上设置有弹簧,弹簧张力的方向与离分离方向相同,借离合器压力盘的压力来压缩弹簧储能,在离合器分离时释放出来,凸轮凸槽的曲线按离合器“快离缓合”的要求设计为特形封闭凸槽。
四、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五、具体实施方案
实施例1,一种盘形凸轮离合控制装置,参照图1,盘形凸轮1固接在轴2上并可绕轴2心转动,凸轮1上设有凸槽6,滚子5卡置在凸槽6内并能在槽内滚动,滚子5固定在摆杆3中部,摆杆3通过轴4活动固定并可以以轴4为圆心摆动,在摆杆3的支臂16上固定有弹簧9,弹簧9与摆杆3支臂沿垂直方向连接,弹簧9的另一端固定,摆杆4的另一端与拉杆7铰接,拉杆7的另一端与离合器分离臂8铰接,离合器分离臂8的另一端活动固定,凸槽6的分离曲线10、接近半结合曲线11、半结合曲线12、全结合曲线13为渐开线,曲线14、15为正圆弧线,本实施例中分离曲线10、接近半结合曲线11、半结合曲线12、全结合曲线13的升程比为1∶0.7∶0.15∶0.2,分离曲线10、接近半结合曲线11、半结合曲线12、全结合曲线13的工作角度δ、α、β、γ分别为45°、25°、50°、150°,这构成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静态结构。
实施例2,一种盘形凸轮离合控制装置,参照图2,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弹簧9与摆杆3支臂16是沿平行方向连接,本实施例中分离曲线10、接近半结合曲线11、半结合曲线12、全结合曲线13的升程比为1∶0.9∶0.2∶0.5,分离曲线10、接近半结合曲线11、半结合曲线12、全结合曲线13的工作角度δ、α、β、γ分别为60°、40°、80°、170°,其他与实施例1相同。
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可将外界动力通过轴2输入,轴2带动盘形凸轮1转动,摆杆3把盘形凸轮1凸槽6曲率半径变化转化为往复摆动,摆杆3通过拉杆7拉动离合器分离臂8实现离合器分离,凸槽6为封闭曲线,曲线10为离合器分离区段,它的升程大,满足快离要求,设它的升程为1,工作角度δ为45-50°,曲线11为接近半结合区段,其升程也较大,目的是尽快进入结合状态,其升程与曲线10的升程比为0.7-1,工作角度α为25-40°,曲线12为半结合区段,其升程很小,达到克服机动车静态惯性,形成变静为动的缓冲过渡,其升程与曲线10的升程比为0.1-0.2,工作角度β为50-80°,曲线13为全结合区段,其升程较曲线12有所增长,其升程与曲线10的升程比为0.2-0.5,工作角度γ为150-180°,这段曲线不能太缓,否则容易造成半结合过度而烧蚀离合器片,也不能过陡,否则会造成发动机过载,滚子5运行在凸槽6升程起始角区段曲线14时,为离合器分离止点,滚子5运行在凸槽6升程终止角区段曲线15时,为离合器结合止点,一般情况下,凸轮1只需作单向旋转即能满足例合要求,特殊情况下,在曲线11、12、13区段凸轮也可作反向旋转,凸轮1在执行离合器分离动作时,要克服离合器压力盘的弹簧压力,需要大的动力,而执行分离的曲线10升程很大,加剧了对动力的要求,相反在执行离合器结合时,是顺离合器压力盘的压力方向运动,对动力要求为负值,因而设置的弹簧9起到了力量储备、释放的平衡作用,即运行在曲线11、12、13区段把富裕动力储存,在曲线10区段释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烟台鸿桥高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烟台鸿桥高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221267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温差电致冷散热装置
- 下一篇:一种单旋钮控制的三功能曲轴式电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