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心电图机与心电监护仪通用导联装置无效
申请号: | 02213034.9 | 申请日: | 2002-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2525939Y | 公开(公告)日: | 2002-12-18 |
发明(设计)人: | 杨健;于小林;王明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健 |
主分类号: | A61B5/0402 | 分类号: | A61B5/0402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智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周培媛 |
地址: | 266033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心电图 监护 通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心电图机与心电监护仪通用导联装置,具体地说是对现有心电图机与心电监护仪导联装置的一种改进。
背景技术
心电图机和心电监护仪是临床上常用的医疗设备。心电图机与标准体表10芯导联线连接。该导联线一端为针式插头,其另一端通过4个夹式肢体电极和6个吸球式电极安装在病人身上,从而完成心电图的检测与描记。心电监护仪的导联线为7芯,其另一端以钮扣一次性粘贴电极的形式与病人相连,达到长时间监护病人心电状况的目的。在临床急危重病人的抢救过程中,常常同时应用心电图机和心电监护仪来进行监测,由于这两种仪器的导联结构和安放位置不一致,因此在进行检测时常常相互影响,给临床带来不便。进行体表心电图时常常需要中断心电监护并去除监护电极,体表心电图检测完毕后需要继续心电监护时又不得不重新安装监护电极,如此操作除不能保证连续的心电监护,损失很多有用的心电信息外,而且增加医护人员的重复劳动,反复安装和拆卸粘贴电极容易导致受检者皮肤溃破,因此现有的心电图机和心电监护仪的导联线存在极大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现有的心电图机和心电监护仪不能同时使用这一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一个心电图机针式插头、心电监护仪插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心电图机孔式插头,它与心电图机针式插头、心电监护仪插头通过导线连接在一起。
心电图机针式插头的导线与心电图机孔式插头的导线按相同序号一一对应连接;心电监护仪插头的1#导线与心电图机针式插头和心电图机孔式插头的9#导线的连线相连接;心电监护仪插头的2#导线与心电图机针式插头和心电图机孔式插头的4#导线的连线相连接;心电监护仪插头的3#导线与心电图机针式插头和心电图机孔式插头的10#导线的连线相连接;心电监护仪插头的4#导线与心电图机针式插头和心电图机孔式插头的12#导线的连线相连接;心电监护仪插头的5#导线与心电图机针式插头和心电图机孔式插头的9#导线的连线相连接;心电监护仪插头的6#导线与心电图机针式插头和心电图机孔式插头的11#导线的连线相连接;心电监护仪插头的7#导线与心电图机针式插头和心电图机孔式插头的14#导线的连线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和积极效果: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上述结构,解决了体表心电图机和心电监护不能同时使用的问题,不用反复安装和拆卸一次性粘贴电极,即可方便的进行急危重病号的心电检测和监护工作,保证了心电监护的连续性;另外,避免了因反复安装和拆卸一次性粘贴电极导致受检者皮肤破溃与损伤。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电路连接原理图;
图3是图1中心电图机针式插头A向和心电图机孔式插头B向的放大图;
图4是图1中心电监护仪插头的C向放大图。
图中1、心电监护仪插头;2、心电图机针式插头;3、心电图机孔式插头。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4,本实用新型包括一个心电图机针式插头2、心电监护仪插头1,还包括一个心电图机孔式插头3,它与心电图机针式插头2、心电监护仪插头1通过导线连接在一起。心电图机针式插头2的导线与心电图机孔式插头3的导线按相同序号一一对应连接;心电监护仪插头1的1#导线与心电图机针式插头2和心电图机孔式插头3的9#导线的连线相连接;心电监护仪插头1的2#导线与心电图机针式插头2和心电图机孔式插头3的4#导线的连线相连接;心电监护仪插头1的3#导线与心电图机针式插头2和心电图机孔式插头3的10#导线的连线相连接;心电监护仪插头1的4#导线与心电图机针式插头2和心电图机孔式插头3的12#导线的连线相连接;心电监护仪插头1的5#导线与心电图机针式插头2和心电图机孔式插头3的9#导线的连线相连接;心电监护仪插头1的6#导线与心电图机针式插头2和心电图机孔式插头3的11#导线的连线相连接;心电监护仪插头1的7#导线与心电图机针式插头2和心电图机孔式插头3的14#导线的连线相连接。使用时心电图机孔式插头3的另一端与10芯钮扣式心电图监护导联线相连接,安装一次性电极,开启心电监护仪和心电图机,即可同时进行心电图和心电监护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健,未经杨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221303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头皮止血包扎气囊扣带
- 下一篇:易拆换式多重挤胶道封装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