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式小车的次级板无效
申请号: | 02215634.8 | 申请日: | 2002-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522183Y | 公开(公告)日: | 2002-11-27 |
发明(设计)人: | 乐志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邮政通用技术设备公司 |
主分类号: | B07C5/00 | 分类号: | B07C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市沪一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林建华,袁会庆 |
地址: | 20043***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小车 次级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按照单件物品特点分选设备中的零部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带式小车的次极板。
物件分拣设备大多使用直线电机为动力源,而作为其组成部分的次级板由分装于各台盛装物件的小车上的板块所构成。为保证整机的运行,各台小车上的次级板间必需保持一定的间距,但此间距又会产生有害的磁损,它直接影响带式小车能从直线电机处所获得推力的大小,如果次级板间的间距愈大,则电机磁损就愈大,相应的施予小车的推力就愈小。现有技术中的次级板,均系采用矩形结构,为确保带式小车能顺利通过小车轨道中的弯道段,迫使相邻两块次级板间的间距必须有足够的大,现有设备中次级板的间距约为100毫米,才能确保相邻两块次级板在弯道段处不至于相互碰撞而影响正常的运行。但由于次级板间的间距过大,就如上所述难以充分发挥直线电机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于寻求一种能减少动力损耗,充分发挥直线电机功效,从而在确保达到同一要求推力的前提下,可以减少使用直线电机数量的次级板的新设计方案。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构思来加以实现的:将呈矩形状的次级板沿轨道弯曲内侧方向截去一角,即将矩形中的一个短直端面改成为由一直一斜组成的折端面,其折角的大小决定于处于弯道上小车的数量。
本实用新型的效果是很明显的,由于本实用新型次级板的一端仍为直端面,另一端已为由一直一斜组成的折端面,即每台小车上次级板的直端面都与其相邻小车上次级板的折端面相对。如此,当所述小车处于轨道直道段时,相邻两小车次级板的直端面相对,其间的间距可以缩减到足够的小,只要相互间不碰撞即可,这样使磁损减至最少,而直线电机的功效最大。当所述小车处于轨道弯道段时,由于小车顺轨道转弯,其次级板随小车一起向内倾斜靠拢,此时,相邻两小车次级板的直端面相离运动,间距随着增大,但其中一小车次级板的斜端面则随小车转弯而逐渐靠拢于相邻小车次级板的直端面,即两相邻小车次级板间的间距,不论小车处于直道或弯道,始终能保持于足够小的要求,以实现预期的设计目的。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加以描述,从而使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细节、特点、目的和优点更加明确。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小车行走架 2-次级板 3-直面 4-斜面 5-直端面。
现结合附图来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构造:如附图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带式小车的次级板2,按装于带式小车的小车行走架1上,所述次级板2呈矩形状,但其中一个短边处具有一个向矩形内侧倾斜的斜面4,即成为由直面3和斜面4所组成的折端面,其对应的另一个短边仍为直端面5。任一小车次级板2的直端面5,相对于相邻小车次级板2的折端面,组成折端面的斜面4处于小车轨道的内侧。本实用新型处于小车轨道的直道时,其直端面5紧靠近于相邻小车次级板2的直面3;当本实用新型进入小车轨道的弯道时,虽然其直端面5与相邻小车次级板2的直面3渐渐分离,但相邻小车次级板2的斜面4则相应地渐渐靠近于其直端面5。即不论小车处于轨道的何处,相邻两小车次级板2间的间距始终可保持于尽量小的状态,从而达到预定的设计效果。
为了确保最佳的设计效果,所述次级板的斜面4与直面3的交点应位于矩形的中线上,斜面4的倾斜度应为90°除以在带式小车轨道90°弯道内所分布带式小车数量的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邮政通用技术设备公司,未经上海邮政通用技术设备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221563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