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太阳能供热与制冷用真空管吸附发生器无效
申请号: | 02215917.7 | 申请日: | 2002-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527934Y | 公开(公告)日: | 2002-12-25 |
发明(设计)人: | 王如竹;李明;许煜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F25B35/04 | 分类号: | F25B35/04 |
代理公司: | 上海交达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毛翠莹 |
地址: | 20003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太阳能 供热 制冷 真空管 吸附 发生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太阳能供热与制冷用真空管吸附发生器,用同一大口径真空管集热器实现供热与制冷,属于太阳能光热利用及节能环保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国内外在开展太阳能光热利用中,为提高太阳能光热转化装置的利用率,提出了供热与制冷同时循环的一些新思路,如太阳能热水器-冰箱复合机(97106781.3)、平板式太阳能冷热联供装置(00129169.6),这些系统都从节能、环保的角度对太阳能的高效综合利用进行了分析与论证,对太阳能的综合利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这些冷热联供系统的关键部件吸附发生器均没有将吸附剂直接放在高效的太阳能真空管集热器中,造成了系统收集太阳能量的浪费,使系统效率的提高受到了影响。现有系统中,太阳能吸附集热器的温度不可能上升到很高的基准,吸附剂的温度均匀性较差,制作工艺烦琐,成本高,且真空系统的稳定性不容易控制,一旦泄露,整个系统无法正常运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的太阳能供热与制冷用真空管吸附发生器,可直接、方便地应用于太阳能供热与制冷空调系统之中,并能有效地降低制造与使用成本,使太阳能制冷空调能以实用化的进程走入民用家庭。
为实现这样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采用大口径真空管作为集热器,并将吸附筒直接放入大口径真空管集热器的贮热水箱中,使吸附发生器在加热解吸过程中能够均匀、有效地接受太阳能辐射能量,同时在吸附制冷过程中能将吸附热有效地带走,同时,贮水筒的热水可直接满足用户热水的需求。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方式完成:大口径真空管集热器与装填吸附剂的金属吸附筒为同心结构,大口径玻璃真空管与贮热水箱的外壁表面之间形成真空夹层,并进行真空密封。装填有吸附剂材料(活性炭、硅胶)的金属同心吸附筒直接放入贮热水箱之内,吸附筒的内表壳形成传质通道。
吸附筒通过大口径真空管贮热水箱均匀、高效地接受太阳辐射的能量加热吸附材料,使吸附材料具有较好的解吸性能,同时贮热水箱内的高温热水能直接供给用户使用;而在冷却吸附过程中通过贮热水箱内的冷水带走吸附热量。
太阳辐射能量可将贮热水箱内的水加热至高温状态(90℃以上),高温的水可以均匀地加热吸附剂金属筒体。受热的吸附剂可将制冷剂解吸出来并通过传质通道进入吸附制冷的系统部件之中。加热吸附剂金属筒体的热水可供用户直接使用。吸附制冷过程中,可让冷却水在真空管集热器的贮水箱直接冷却吸附剂金属筒体,带走吸附剂吸附制冷剂时所产生的吸附热量。吸附剂金属筒体可以通过焊接或法兰结构的方式与真空管集热器贮水箱进行连接,吸附发生器之间的连接只须在冷却通道和传质通道之间通过法兰直接连接,并可根据制冷量的大小选择吸附发生器的数量构成吸附制冷系统中的吸附床总体。
本实用新型的新结构具有显著的优点,金属吸附壳体封装于大口径的真空集热管贮水箱之内,保证了吸附发生器在加热解吸过程中能均匀地吸收太阳能辐射能量,而在冷却过程中能有效地带走吸附热量,同时真空夹层既高效地收集了太阳辐射能、又有效地抑制了吸附器对外的散热损失,用同一集热器实现对外供热与制冷的双重目的。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连接安装十分方便,能有效降低制造与使用成本,有利于推广应用和走入民用家庭。
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侧视图。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真空管吸附发生器采用了大口径真空管结构,大口径玻璃真空管5与贮热水箱的外壁表面3之间形成真空夹层7,并通过真空管5与贮热水箱6的连接部件2进行真空密封。吸附剂材料8(活性炭、硅胶)装填于金属同心吸附筒4中,吸附筒4直接放入贮热水箱6之内,吸附筒4的内表壳形成传质通道1,传质通道1上均匀打孔,并用金属丝网包裹。贮热水箱6上开设进出循环水的孔9。吸附筒4的外表壳与贮热水箱外壁面3之间放置支撑条块10来定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221591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瓜果刨子
- 下一篇:测井可控中子源加速间隙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