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折叠式置物架新结构无效
申请号: | 02216307.7 | 申请日: | 2002-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2534885Y | 公开(公告)日: | 2003-02-12 |
发明(设计)人: | 张锦田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锦田 |
主分类号: | A47B43/00 | 分类号: | A47B4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新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褚竺 |
地址: | 台湾省彰化县埤***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折叠式 置物架新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置物架,特别是一种可折叠式的置物架。
背景技术:
目前一般置物架的结构,大都如图1所示,其主要是设有一框形的架体1,该架体1是为四周密闭固定式,完全无法收折,因此相当占用空间,而且携带及收藏相当不方便,而且每个置物架之间均无法作相叠的接合,因此也无法作有效的运用,后来有发展出可折解式的置物架,但其完全皆需使用螺丝而进行组装,如此于时间上相当耗时,而也相当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改进的折叠式置物架新结构,该结构能方便迅速组装,折叠容易简单,可任意增加置物空间。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结构设有一底架,该底架为数支杆组接而成,其特点是底架后侧枢接有一后架,后架二侧分别枢接有一侧架,二侧架为数支杆组接而成,二侧架上方设有承接座,底架的前方枢接有一前架,该前架的二侧分别设有扣合杆。
本实用新型藉其后架、侧架、前架和底架的组合,具有下列优点:
1、该结构完全不需采用任何的螺接组装方式,所以可方便迅速组装完成、而且拆解折叠也可相当迅速,并且容易收藏,而不占空间。
2、该结构的前、后、侧架皆可任意折叠组合,并且可视实际需要,可以迅速方便的增加置物架的数量,以安装于另一置物架的位置上,而能轻易调整置物的使用空间。
附图说明:
图1是习知置物架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组合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折叠动作(一)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折叠动作(二)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折叠完成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具有不同形状开口的使用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设有一底架2,该底架2是为数支杆20组接而成,该底架2后侧枢接有一后架21,又该后架21二侧分别枢接有一侧架22,该二侧架22相同为数支杆23组接而成,而二侧架22上方设有承接座24,另底架2的前方则枢接有一前架25,该前架25的二侧分别设有一扣合杆26。
组合时,如图3所示,系将底架2后方的后架21向上垂直于底架2上,然后再将二侧架22向后架21的两侧收拢,并使底架2二侧的支杆20可跨置于侧架22底部的支杆23上方,最后再将前架25与底架2成垂直收合,并使前架25的扣合杆26得以扣合于二侧架22的最前方的任一支杆23上,而形成一具倾斜状的开口处,而得以完成组装。
当需要折叠收合时,只要将前架25向上提起,使前架25的扣合杆26得以脱离二侧架22的支杆23,并使底架2的支杆20同样也可以脱离侧架22底部的支杆23的支撑,然后再将二侧架22向外分离(如图4所示),并折叠收合于后架21的背后(如图5所示),再将前架25折叠于底架2的上方,最后将后架21再折叠靠拢于底架2上方(如图6所示),如此则可以将前架25、后架21及二侧架22依序收合于底架2的上方处,而可以轻易折叠,以达到任意携带及收藏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是可将前架25的二扣合杆26分别扣持于二侧架22的垂直处的支杆23处(如图7所示),如此则可产生一垂直状的开口,而可产生不同的开口形状,而具有多样性的变化。
如当需要增加置物架的使用空间时,只需将相同的置物架组合完成后,再将其置放于二侧架22的上方(如图8所示),使底架2的支杆20得以架设于二侧架22的承接座24上方,如此,则可以增加置物架的使用空间及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锦田,未经张锦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221630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