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卧床病人集尿器无效
申请号: | 02216421.9 | 申请日: | 2002-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2532840Y | 公开(公告)日: | 2003-01-29 |
发明(设计)人: | 杨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华 |
主分类号: | A61G9/00 | 分类号: | A61G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东方易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沈原 |
地址: | 20150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卧床 病人 集尿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为卧床病员所设计的护理用具,具体地说是一种集尿器。
背景技术
现有男性、女性集尿器普遍采用一次成型的塑料器具,如扁盆和便壶,在使用中存在着如下不足之处及尚未解决的护理问题:1)体积庞大,使用不便,不易置放,不得不将器具直接暴露置放于病房,易造成交叉污染,很不卫生;2)女性病员现都采用便盆集尿,排尿时需将病员搬动、托起,置便盆于病员的臀下。由于塑料硬,不仅有扎痛感,而且对不易搬动的病员带来不利的治病效果;3)部分留置导尿的病员、由于尿道括约肌的松弛,造成相当数量的尿液沿着导尿管的周边渗漏入病床。目前尚无有效的器具解决这困扰病员及护理人员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上述的不足,而提出一种卧床病人集尿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卧床病人集尿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硬质材料制成的接收部和软质材料制成的引流袋,接收部是一个管体,一端为大口径的集尿口,另一端收缩为小口径的连接口,连接口与引流袋连通;
进一步,引流袋有一弹性连接管,连接管套接在管体的连接口上;
进一步,管体的紧临集尿口处形成一个向外突出的扩展部;
进一步,管体上设有一个供导尿管穿过的小孔;
进一步,在管体的靠近集尿口的部位设有握把;
再进一步,管体呈之字形弯曲,集尿口与连接口有一个落差。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将集尿器分为硬质的接收部和软质的引流袋两部分,减少了现有集尿器的硬质部分的构造,引流袋使用时展开,不用时可以卷曲保存,整个体积和重量比现有的集尿器减少4/5,使用简单、灵活,必要时可用胶布固定于人体,减轻护理人员的负担;管体的紧临集尿口处形成一个向外突出的扩展部,可供女性病员使用时,只要将集尿口置于尿道口而不必搬动病员;管体上设有一个供导尿管穿过的小孔,适用于留置导尿管的病人,导尿管尾部经过接受部的内腔再由此小孔穿出,能有效地将渗漏在导尿管外面的尿液收集到本集尿器中,彻底解决了这一困扰病员及护理人员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1所示的实施例一,一种卧床病人集尿器,包括硬质材料制成的接收部和软质材料制成的引流袋1,接收部是一个管体3,通常情况下,管体3应呈之字形弯曲,集尿口4与连接口5有一个落差,保证尿液从集尿口4流向连接口5进入引流袋1;在管体3的靠近集尿口4的部位设有一个握把2,便于手持;管体3的一端为大口径的集尿口4,使用时将其置于病人的尿道口,另一端收缩为小口径的连接口5,连接口5与引流袋1连通;管体3与引流袋1可以整体连接,但最好采用分体连接:引流袋1有一弹性连接管6,连接管6紧紧套接在管体3的连接口5上。
见图2所示的实施例二,为方便女性病人使用,管体3的紧临集尿口4处形成一个向外突出的扩展部7,只要将集尿口4置于尿道口而不必搬动病员。
见图3所示的实施例三,管体3上设有一个供导尿管9穿过的小孔8,可供留置导尿管的病人使用,导尿管尾部经过接受部的内腔再由此小孔8穿出,能有效地将渗漏在导尿管外面的尿液收集到本集尿器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华,未经杨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221642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子针头销毁器
- 下一篇:可装拆式旋转体形条索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