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集约化水产养殖水体的深度净化装置无效
申请号: | 02216548.7 | 申请日: | 2002-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2532685Y | 公开(公告)日: | 2003-01-29 |
发明(设计)人: | 白植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白植庆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A01K63/04 |
代理公司: | 上海东方易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欧阳俊立 |
地址: | 20009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集约化 水产 养殖 水体 深度 净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产养殖水体的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集约化水产养殖要在较小的水体中实现较高的养殖密度,需要水体保持较高的含氧量,并消除水中的有害物质,因此,实现水体的深度净化是集约化水产养殖的必备条件。水体净化主要是水体增氧与消除水中的垃圾。目前,水体增氧大多采用扩大气水接触面积的方法,如机械搅拌、曝气增氧,这类增氧方式因气体向水中转移的速率低,不能适应集约化水产养殖的要求。有一种瞬时过饱和器采用加大传氧动力的方法,将待处理的水体通过水泵送入储能罐,罐内输入压力气体,使空气在水中溶解度处于相对过饱和状态,这种瞬时过饱和器可以解决集约化水产养殖水体的增氧问题,但是没有消除水中的垃圾。目前有一种水质净化器采用气浮方法将水中的悬浮物托浮到水面排出,但是伴随着悬浮物的排出,水的流失也比较多,而且水中还有残余的有机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设计一种适用于集约化养殖水体处理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包括瞬时过饱和器和水质净化器,其特征是瞬时过饱和器的出水管经释放器与水质净化器的气浮室下部连接,气浮室的周围设有生物床,生物床下部设有集水支管,集水支管连接水质净化器的集水总管,集水总管上端连接一个液位调节水箱,液位调节水箱内的集水总管装有水位调节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是通过水泵将待处理的水体送入瞬时过饱和器增氧,使水中含氧量瞬时达到过饱和,即成为高能水,然后将高能水通过释放器节流、减压、消能送入水質净化器的气浮室,水体中的悬浮物被托浮刭水质净化器锥形气浮浓缩室并通过集泡咀排出,水体中的残余有机物则在通过生物床的生物膜时被硝化、分解、吸收,最后从水质净化器集水总管输出的水即成为深度净化水,可满足集约化水产养殖对水体的处理要求。
附图说明
附图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表示的是:1进水阀、2水泵、3止回阀、4贮能罐、5进气阀、6调压阀、7水位表、8水位传感器、9电磁阀、10溢流阀、11排水阀、12排气阀、13压力表、14释放器、15气浮室、16锥形气浮初步浓缩室、17锥形透明浓缩观察室、18集泡咀、19气浮浓缩物滑出槽、20生物床、21集水支管、22集水总管、23液位调节水箱、24调节器、25出水管、26排水阀、27地沟。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最好方式是在水泵2的进水管上装设一个进水阀1,在水泵2与贮能罐4之间的水管上装设一个止回阀3,贮能罐4与进气阀5之间装设一个调压阀6,贮能罐4的罐壁外装设一个水位表7,贮能罐4的出水管上装设一个水位传感器8,便于通过水位传感器控制电磁阀9和溢流阀10、调压阀的动作,贮能罐4输出的高能水由连接管接到水质净化器下部的释放器14,水质净化器中心是一个直筒状的气浮室15,气浮室周围是生物膜构成的生物床20,水质净化器的顶部采用一个锥形顶盖构成锥形气浮初步浓缩室16,锥形顶盖的上部采用透明材料制成,即构成锥形透明浓缩观察室17,锥形透明浓缩观察室顶部做成悬浮物出口,即构成集泡咀18,集泡咀外配设滑槽构成气浮浓缩物滑出槽19,生物床下部装设集水支管21,集水支管下端接通集水总管22,集水总管接到一个与水质净化器顶端高度基本相同的水箱即液位调节水箱23,将通入液位调节水箱的集水总管22管口套设一段活动管即构成调节器24,液位调节水箱23的出水管25送出的水即经过深度净化的水可送回集约化养殖池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白植庆,未经白植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221654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铁路弹条扣件防松紧固机构
- 下一篇:一种燃、毒气体泄漏二次报警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