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鼻内窥镜手术用的咬切钳无效
申请号: | 02219454.1 | 申请日: | 2002-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2534981Y | 公开(公告)日: | 2003-02-12 |
发明(设计)人: | 冯立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冯立人 |
主分类号: | A61B17/32 | 分类号: | A61B17/32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汪旭东,云洁 |
地址: | 21000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窥镜 手术 咬切钳 | ||
本实用新型属医疗器械领域,与微创外科手术有关,常用于鼻内窥镜手术时开放上颌窦窦口。
手术器械中的上颌窦窦口咬切钳,主要有反向咬切钳及下缘咬切钳。其基本结构及原理为在推拉杆的作用下,咬颌页与某一点为轴心,呈合页状开放、闭合。这种咬切钳的不足之处显而易见:咬颌页开放时,由于角度改变,对组织的夹持力下降,无法咬切较厚的组织;咬颌页向侧方(左、右方向)深入的距离有限,对凹陷的上颌窦口难以处理;从杠杆原理可知,咬颌部分的咬切力小,咬颌页轴部受力过大,易损。
以KARL STORZ公司生产的型号为459011的反向咬切钳为例,咬颌页的总长度为11.5毫米,有效长度为7.3毫米,向侧方深入的最大距离为5.0毫米,咬颌页的轴部很易断裂。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改善传统咬切钳夹持力随咬颌页开放角度而变化的不足,提出一种咬切杆与主杆套管呈活塞状的结构,同时有效地解决咬切牙咬切过程中,始终具有稳定的力学特性。
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技术方案是,该用于鼻内窥镜手术的咬切钳由咬切牙、主杆套管、咬切杆、串珠、推杆、牵拉钢丝、拨动机构、及驱动手柄等构成,主杆套管内部呈空心,其前部弯曲,咬切牙之一固定其前端处,主杆套管后部与支架和驱动手柄之一固定成一体;咬切杆为弯曲,其弯曲程度与套管相同,另一咬切牙固定于咬切杆端部;咬切杆和推杆均为中空心,串珠中心有通孔,咬切杆、串珠、推杆依次设置于套管内,牵拉钢丝贯穿三者,牵拉钢丝的一端与咬切杆呈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推杆的尾部呈可调节方式连接;推杆与拨动机构动力输出端连接,另一驱动手柄则与拨动机构的动力输入端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拨动机构可以由主动齿条,过渡齿轮,被动齿条构成,主动齿条设置于驱动手柄的上部,被动齿条设置于推杆尾端的下部,过渡齿轮设置于主动齿条与被动齿条之间,其中心轴固定于支架。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咬切杆设置有导向槽,套管口内相应处设置有导向卡点,导向槽与导向卡点对合。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牵拉钢丝与推杆尾部通过紧固螺钉呈可调节方式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主杆套管前部及咬切杆的弯曲度为75度至80度,咬颌口开放范围为0度至50度。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成对咬切牙设置于套管及咬切杆的内弧面,或外弧面,或左侧面,或右侧面。可以满足不同手术位置的需要。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由于采用活塞式结构,彻底改变了咬颌机构的相对运动关系,使咬切杆在套管内作弧形滑动,并带动咬切牙互相咬合,大大提高了咬切力;咬颌口张开时,器械前端(活动咬切牙)向侧面弯曲的角度可大于90度,且伸展距离较大,可咬除凹陷、隐蔽部位的组织。本实用新型主要用于扩大上颌窦口,可在矢状面向上、下、前、后等方向咬切组织。本实用新型也适用于其它腔镜手术。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给出的咬颌口向后的咬切钳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给出的咬颌口向后的咬切钳部分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附图2中套管顶端正面图。
附图4是附图2中咬切杆在α-α’平面的剖面图。
附图5是串珠结构剖面图。
附图6是拨动机构结构示意图。
附图7是本实用新型给出的咬颌口向前的咬切钳部分结构示意图。
附图8是本实用新型给出的咬颌口向左的咬切钳部分结构示意图。
附图9是本实用新型给出的咬颌口向右的咬切钳部分结构示意图。
以上附图中,1是牵拉钢丝,2是紧固旋钮,3是主杆套管,4是推杆,5是串珠,6是固定咬切牙,7是活动咬切牙,8是咬切杆,9是导向凹槽,10是导向卡点,11是牵拉钢丝,12是调节紧固牵拉钢丝旋钮,13是推杆,14是主杆套管,15是被动齿条,16是过渡齿轮,17是主动齿条及驱动手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冯立人,未经冯立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221945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支架心包二尖瓣
- 下一篇:一种手动旋转式磁治疗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