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换向蓄热式燃烧器无效
申请号: | 02219491.6 | 申请日: | 2002-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2529095Y | 公开(公告)日: | 2003-01-01 |
发明(设计)人: | 杨锡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锡红 |
主分类号: | F23L15/02 | 分类号: | F23L15/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彭旻 |
地址: | 210007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换向 蓄热 燃烧 | ||
一、技术领域
一种自换向蓄热式燃烧器,用于炉窑的燃烧供热和余热回收,属于燃烧设备。
目前国内已有蓄热式燃烧装置(专利号992291089),它是一对可以拆卸、结构完全相同的蓄热式燃烧器与四通换向阀组成一个将空气、烟气可以换热、蓄热交替使用的装置。二个装置轮番换向使用。当一个吸收烟气热量蓄热时,另一个放出蓄热体的热量来加热空气(或煤气)。
二、背景技术
背景技术的不足之处在于:
1.当燃烧时,燃烧区分区控制,每个区需设置多个烧嘴,它们的换向通过换向阀集中完成换向。每个烧嘴到换向阀之间要共用一段管道。当煤气参与蓄热过程时,管道内的煤气被排放,产生浪费。
2.当空气煤气双预热时,空气煤气要通过单独分列的蓄热通道进行排烟和组织燃烧,占用空间大。
3.集中换向阀加工制造困难。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自换向蓄热式燃烧器。取消集中控制换向阀,每个燃烧器本身具有自换向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气体转换箱(1)由空气、烟气转换箱(1-A)和煤气、烟气转换箱(1-B)组成,二个转换箱中间有隔层(5),空气、烟气转换箱(1-A)有空气管道(2)、烟气管道(4)、旋转阀(6),煤气、烟气转换箱(1-B)有煤气管道(3)、烟气管道(4)、旋转阀(6),气体转换箱(1)通过连接管道(7)(7’)与烧嘴(8)连接,烧嘴(8)由空气蓄热体(10)、煤气蓄热体(11)和气体防漏层(12)组成。
图1为自换向蓄热式燃烧器结构图。
空气、烟气转换箱(1-A)与煤气、烟气转换箱(1-B)之间设有耐急冷急热不开裂材料做成的隔层(5),一般材料为耐热钢、耐火材料,使空气和煤气在各自的通道内流动。
当烧嘴(8)处于燃烧状态时,旋转阀(6)将空气管道(2)口、煤气管道(3)口同时打开,空气通过连接管道(7)进入空气高温蓄热体,煤气通过连接管道(7’)进入煤气高温蓄热体。
当烧嘴(8)处于蓄热状态时,旋转阀(6)将烟气管道(4)口开启,关闭空气管道(2)口、煤气管道(3)口,炉窑的高温烟气通过烧嘴(9)进入空气高温蓄热体(10),煤气高温蓄热体(11),降温后的烟气通过连接管道(7)(7’)进入气体转换箱,从烟气管道(4)排出。
烧嘴(8)的空气蓄热体(10)、煤气蓄热体(11)为套层结构,蓄热体之间有气体防漏层(12),空气蓄热体(10)可以套在煤气蓄热体(11)外,也可以在煤气蓄热体(11)里面,蓄热体的位置视连接管道(7)(7’)所连接的气体转换箱(1)而定。
图2为蓄热体为上下叠层的自换向烧嘴结构示意图。
煤气蓄热体(11)和空气蓄热体(10)为叠加结构,蓄热体之间有气体防漏层(12)。蓄热体的位置视连接管道(7)(7’)所连接的气体转换箱(1)而定。
烧嘴(8)的空气蓄热体(10),煤气蓄热体(11)的相对位置和结构,可以根据炉窑的工作环境来定。
旋转阀(6)的结构根据空气、烟气管道入口形式设计,图1中所示旋转阀(6)为空气、烟气入口为平面状的,旋转阀(6)由中心轴(13)、堵板(14)和连接杆(15)组成。堵板(14)的转动通过中心轴(13)、连杆(14)带动。
图3为锥形翻板阀,它的空气、烟气入口为斜面状,可以不用连接杆(15)、堵板(14),直接由中心轴(13)带动旋转。
旋转阀(6)起到空气、煤气、烟气换向作用,气体转换箱内的二个旋转阀连动,同时实现开或关。堵板(14)与空气管道(2)、煤气管道(3)、烟气管道(4)的管口接触时需压紧,确保呈密封状态。密封结构可为柔性密封件或依靠两个金属面的表面加工精度和材质表面硬度来实现密封。也可采用多层金属实现多重密封。
中心轴(13)通过电动执行机构或气缸带动。
蓄热体有多种结构形式,图4为蓄热管式蓄热体正示图,图5为蓄热管式蓄热体的侧示图。蓄热体(10)(11)由蓄热管(18)排列组成;
图6为单侧圆形槽孔的蓄热槽板。图7为单侧方形槽孔的蓄热槽板。图8为双侧圆形槽孔的蓄热槽板。图9为双侧错位圆形槽孔的蓄热槽板。图10为双侧方形槽孔的蓄热槽板。
蓄热体(10)(11)由蓄热槽板(19)叠加组成。材质为耐火材料或金属材料。
蓄热槽板的凹槽可以是一侧,也可以是双侧,叠置后形成多孔气流通道,孔的形状可以为圆、椭圆、方、长方、多边形等形状。槽孔形状可以根据加工设备及蓄热体材质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锡红,未经杨锡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221949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型语言(音乐)打火机
- 下一篇:安全能源炉具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