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厨房油烟净化装置无效
申请号: | 02221231.0 | 申请日: | 2002-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517998Y | 公开(公告)日: | 2002-10-23 |
发明(设计)人: | 寇承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寇承平 |
主分类号: | F24C15/20 | 分类号: | F24C15/20;B01D47/06 |
代理公司: | 成都科海专利事务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吕建平 |
地址: | 610065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厨房 油烟 净化 装置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油烟净化排放装置,更具体地说是用于家庭厨房与餐饮业油烟净化排放,含有排风机的油烟强制净化排放装置。
二、背景技术
现代城市人口密集,一般都居住在住房与厨房相互比邻的高楼之中,而现代城市人的膳食仍习惯食用传统的高温高油烹饪菜肴。传统的高温高油烹饪菜肴在烹饪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油烟气,到处弥漫,厨房内尤为浓烈,有时还会直接弥漫到邻居室内。油烟气严重污染空气,损害人们的身体健康。油烟气的污染一方面是来自燃料燃烧时释放出CO、NOx、SO2、HC(炭氢化合物)、烟尘等有害物质,二是油在高温加热时产生的油烟。菜肴在烹饪过程中,当油加热到150℃时,会被分解成甘油并逐步脱水成丙烯醛,这种物质具有辛辣味,直接危害厨房内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久而久之使人头昏、眼睛发涩胀痛、咽喉发痒、食欲不振且体形发胖等症状,医学上称为“厨房综合症”(俗称“醉油”),进而恶化成呼吸道疾病。尤其是爆火烹调,当油温加热到350℃以上近于燃点时,丙烯醛生成聚合物使人慢性中毒,诱发呼吸道、消化系统癌症。油烟污染是这类病例增多的原因之一。
现代城市的居民住楼一般都无集中排放油烟气的烟道,家庭住户与餐饮业主为了降低油烟气对自己的污染危害,通常都是采用油烟机或排风机将烹饪过程中产生的油烟不经处理地直接排放到大气,因此,现代城市的空气污染很大一部分是来自油烟气的污染。将油烟用油烟机或排风机直接排放到室外,还会造成另一种污染。这就是在烹饪过程中,当食油加热到沸点以上的温度时,蒸发的低沸物及分解物气体,离开锅面后被冷凝成油的微粒,在油烟机或抽风机的强制抽排作用下油粒被增大,并与烟尘混凝成油膏状的油污,附着在抽排设备表面上,很难于清洗,未被冷凝下的轻沸油气与燃烧尾气相互混合排出室外,在室外被逐渐冷凝,使新楼房与设施失去艳色,并且邻居相互殃及。这是与现代化建设和生活很不相适应的,是人们急待要解决的课题。
三、发明内容
针对已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向人们提供一种可使厨房油烟得到有效净化后排放大气,且又不会产生膏状的油污附着在排放装置设备表面上的油烟净化装置。
实现本实用新型上述目的的厨房油烟净化装置的具有以下技术方案如下:
厨房油烟净化装置备有一个柜体式的机架,在柜体式架上安置有排风机和净化气排放接管,位于柜体式机架内的气体通道一端与安装排风机的风机室相通,另一端与净化气排放接管相通,此外还设置有由洗涤剂储液池、洗涤剂输送动力泵和洗涤剂雾化喷嘴构成的油烟洗涤系统,喷嘴安置在柜体式机架上能使喷出的洗涤剂与进入净化装置的油烟气充分有效接触的部位。
所述气体通道可由引导气体下行的通道和气体上行的通道构成,其中下行通道的入口与风机室相通,上行通道的出口与气体排放接管相通,且下行通道的出口与上行通道的入口相通。优选的方案是下行通道为一条,上行通道为二条,下行通道位于中央,二条上行通道位于下行通道的两侧。
所述油烟洗涤系统中的储液池可设置柜体式机架内下行通道出口与上行通道入口的下方,使经气体通道分离出的油烟洗涤剂流回到储液池,以便循环使用。
为了使已洗涤过油烟的洗涤剂与气体在气体通道内得到充分分离,可在气体通道内采取相应的气液分离措施,优选的方案是在气体上行通道内设置气液分离筛板。
所述排风机,其安装位置对上升腾起的油烟和燃烧尾气能否有效地从厨房排出是有影响的,排风机叶轮旋转平面与灶台平面之间的夹角为30~90°时,有利于油烟气的有效排放,优选的夹角为45°左右。
为了防止进入净化装置的雾化洗涤剂冷凝成液体后从安装排风机的风机室入口边沾泄漏出来,可将风机室入口边沿设计成向内翻翘的边沿。
为了使从喷嘴喷出的雾化洗涤剂更能有效地洗涤油烟,并使排风机的叶轮旋转平稳,可将喷嘴设置在排风机叶轮前面旋转中心的充压区域范围,喷嘴的喷出方向对着叶轮。
为了更有效地利用灶台空间,可将洗涤剂液池设计成净化装置的机架底座,其中一部分构成置放炉灶的灶台。
本实用新型还采取了其他一些技术措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寇承平,未经寇承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222123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