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用座椅升降装置无效
申请号: | 02221516.6 | 申请日: | 2002-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530840Y | 公开(公告)日: | 2003-01-15 |
发明(设计)人: | 商鼎立;岑伦;毛丕均 | 申请(专利权)人: | 毛丕均 |
主分类号: | B60N2/16 | 分类号: | B60N2/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25100 四川省雅安市名***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座椅 升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车用座椅升降装置,涉及座椅特别是车用座椅技术领域。
背境技术:
现有座椅,尤其是各类车用座椅的高度是不能调节的,有人虽然对车用座椅的升降装置进行过研制,但其结构比较复杂、使用不便、锁止不可靠。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灵活、锁止可靠、使用舒适的车用座椅升降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车用座椅升降调节装置由支撑架及锁止机构组成。
支撑架由两对支板的每对支板的中点相铆接;每对支板相对,作交叉分开,位于左前、后下的两个相对支板的左侧端头与左上固定轴连接,其右侧端头与右下活动轴固定连接;位于左前、后下的两个相对支板的左侧端头与左下固定轴固定连接,其右侧端头与右上活动轴固定连接;左上固定轴与左下固定轴的两端分别安装在前、后上槽板的两个轴孔与前、后下槽板的两个轴孔中;每个活动轴端套装有滚轮,右上活动轴的前、后两个滚轮分别位于前上槽板与后上槽板的凹形槽中,右下活动轴的前、后两个滚轮分别位于前下槽板与后下槽板的凹形槽中;前、后下槽板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左、右上档板,前、后下槽板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左、右下档板;左上固定轴与右上活动轴之间安装有轴间拉簧,拉簧的一端挂在固定连接于上活动轴的勾簧板上,另一端挂在左上固定轴上,并由限位圈加以固定,以防止拉簧移位或脱落等有关部件构成。
锁止机构由下列部件构成:手柄杆通过前、后上槽板的轴孔后,在其近槽板内侧相对应处分别安装有前、后齿板,每个齿板一侧的相对部位处开有3-6个凹槽,在前、后下槽板内侧近齿板凹槽下端的相对部位处各安装有一个固定销。前、后齿板与固定连接于前、后上槽板的两个勾簧板之间安装有前、后齿板拉簧。
在前、后上槽板的手柄杆轴孔中分别安装有前、后手柄杆套,可起到固定手柄及前、后齿板位置的作用。
在位于近滚轮右侧的槽板内固定安装有限位板及通过该限位板的螺栓。通过调节螺栓达到控制滚轮在槽板凹槽内向前、后移动的距离,以控制该装置上面、底面之间被压缩时所保留的最大距离程度。
在前、后下槽板上方安装有调节螺栓。通过调节该螺栓高低,可控制该装置上面与底面之间本被压缩时所保留最小距离程度。
在手柄杆的前端安装有手柄套,便于操作。
该装置的安装方式为:将具有座椅的上部置于该装置的上面,将座椅底座的上部置于该装置的底面,再用紧固件将座椅的上、下两部份与该装置紧固连接即成。安装时最好将该装置具有滚轮的一侧与座椅的前方相一致,以便于操纵手柄。
使用座椅的升降调节过程是:当人体站立,座椅无载荷的状况下,将手柄向下拨动,带动手柄杆转动和位于手柄杆上的齿板摆动,于是齿板凹槽便脱离固定销,解除紧锁状态,该座椅处于最高位置。当人体座下,施座椅一定载荷时,如满意的高度时,即可松手,以除去施加于手柄上的压力,在齿板拉簧的作用下,齿板立即复位,于是齿板凹槽便被固定销卡住,处于紧锁状态,座椅的高度即被限定,由于齿板有多个凹槽,所以座椅的高度可进行多挡次调节,满足不同身高人群对座椅高度的不同需要。
该装置的工作原理是:当座椅无载荷、并解除紧锁状态时,在轴间拉簧的作用下,两对支板沿铆钉旋转,使固定轴与活动轴间的距离变小,座位保持最高位置;当向座椅施加载荷、并解除紧锁状态时,固定轴与活动轴在压力作用下,轴间拉簧被拉大,连接该轴的两对支板便沿铆钉旋转,位于活动轴前端的滑轮便沿槽板的凹槽向前滚动,使固定轴与活动轴间的距离变大,该装置上面与底面的距离变小,于是座椅的高度降低;当减少或除去座椅载荷时,在轴间拉簧的紧缩作用下,各有关部件向相反的方向运动,使固定轴与活动时轴间的距离变小,该装置上面与底面的距离变大,于是座椅的高度升高。
该装置适用于各种车辆座椅、尤其是驾驶人员座椅的安装。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是:
该装置由支撑架及锁止机构组成,所以结构简单。使用者只需拨动手柄,即可达到调节座位高度的目的,所以使用作方便、灵活。锁止机构主要由齿板凹槽与固定销组成,销子稳固,槽口接触面大,不易滑出,所以锁止十分可靠。由于齿板有3-6个凹槽,使用时可调节2-6个挡次,因此可满足不同身高人员对座椅高度的不同需求,同时由于支撑架的受力部件多为非钢性连接,可减轻行车时产生的突发冲击力对人身体的冲击作用,可提高座椅的舒适度。
附图说明:
下面是附图的图面说明:
图1是该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毛丕均,未经毛丕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222151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载式无线MP3接收播放机
- 下一篇:一种铝复合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