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扭转式导线快速连接器无效
申请号: | 02221907.2 | 申请日: | 2002-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2532590Y | 公开(公告)日: | 2003-01-22 |
发明(设计)人: | 邹秀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邹秀云 |
主分类号: | H01R4/12 | 分类号: | H01R4/12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元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世权 |
地址: | 610031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扭转 导线 快速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导线连接器,特别是一种在供电、通讯、设备控制中普通使用的连接及密封导线用的导线连接器。
背景技术
目前在用的导线接线器,不能实现接线密封,中国专利98204830.0公开了一种密封式导线绞接器,实现了接线、绝缘、密封一次完成对现有连接器的革新。但是,该发明设计的应用局限性很大,只适用于两根导线的绞接,对于多根导线的连接就无能为力;而且,绞接件制成圆柱形,在对接操作中易打滑,使用很不方便;两个绞接件采用螺纹连接也增加了绞接件的制造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克服现有导线接线器存在的上述缺点,为用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密封绝缘性好、使用方便、安全可靠、制造成本低廉,不但适于两根导线,而且适用于一根与多根导线连接的扭转式导线快速连接器。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通过实施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扭转式导线快速连接器,由一对非圆柱形的进出导线反转连接组件组成,这对连接组件的连接端口为子母口呈相互匹配扣合连接,其特征在于:对于一个一端可以装插有n(n>1)根导线的连接组件,另一个一端装插有一根导线的对应连接组件所组成的导线连接器,其前述的一个组件的基体内设置有n-1个用以装插导线的全贯通插孔,一个既可作为全贯通导线插孔也可以作为定线盲孔使用的通道隐孔,和一个半通定线盲孔,而后述的一个连接组件的基体内,则设置有一个全贯通插孔和n个半通定线盲孔。
附加技术特征是:①组成连接器的一对连接组件,均由一次成型构成的多面体尾柄和钟罩型头罩组成,一个连接组件的头罩,其母口的内腔周壁上制有一圈内凹卡槽,另一连接组件的头罩,其子口的外边沿,制有与前一组件内壁卡槽相配合的、压卡式扣合连接的凸条边沿。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密封绝缘性好,使用方便、安全可靠、它替代了传统的操作方式,可将二根或二根以上的导线用连接器快速地把接线、绝缘、密封工作一次性完成,由于组件可一次成型,无其它加工工序,因而制造成本低。
附图说明图1为两端各装插有一根导线的连接器结构纵剖视图图2为将连接器两端反方向扭转数圈后,两根导线被螺旋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一端装插有一根导线,另一端装插有两根导线的连接器结构纵剖视图图4、图5为本实用新型立体视图图6、图7、图8均为一对连接组件头罩的子母口视图,各图中的左侧图为子口视图,右侧图为母口视图。图中标记:1、2为连接器的两个连接组件,3、4、11为连接导线,5、7、16、18为全贯通插孔,6、8、10、17、19为半通定线盲孔,9为通道隐孔,(各孔对应关系是:5对6,7对8,9对10,16对17,18对19)12、13为两个连接组件的子母口连接头罩,14、15为连接组件的多面体尾柄。
具体实施方式
例1:图1、图2、图4为两根导线绞接的连接器实施例。连接组件1、2用绝缘塑料一次成型制造,连接组件1、2尾柄形状呈便于握拿的四棱柱体形状14、15,两组件的头罩12、13呈能套扣在一起的钟罩形,其中一个连接组件全长24mm,钟罩长4mm,钟罩子口直径Φ18mm,子口外缘凸形边厚1mm,基体内有Φ4mm的全贯通插孔及隐孔各一个,盲孔一个;另一连接组件全长28mm,钟罩长10mm,钟罩母口直径Φ22mm,钟罩厚1mm;基体内有Φ4mm全贯通插孔一个及盲孔两个。
例2:图3、图6、图7为三根导线绞接的连接器实施例。图3、图6的结构与图1完全相同,只是将连接组件2中的隐孔9打穿,插入第三根导线11,并由连接组件1的定线盲孔10将其定位,然后将两连接组件反向扭转数圈,三根导线绞接成一体。图7用作三根导线绞接时,其隐孔9与盲孔10不用,直接利用其它相对应的通孔和盲孔即可。
例3:图7、图8可用作四根导线绞接的连接器实施例。利用图7的结构,须将隐孔9打穿成通孔,然后利用各对应孔插接导线,反向扭转连接组件的尾柄,即可将四根导线绞接成一体;利用图8的结构,无须利用隐孔和对应的盲孔,直接利用其它各对应孔安装导线,反向扭转尾柄即可。
例4:五根导线绞接的连接器实施例图8给出了五根导线绞接的连接器结构,只须打穿隐孔9,直接利用各对应孔装插五根导线,扭转两连接组件的尾柄即可实现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邹秀云,未经邹秀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222190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寒护耳罩及由该护耳罩构成的护耳眼镜
- 下一篇:一种菜刀护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