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报警防盗手机套无效
申请号: | 02222068.2 | 申请日: | 2002-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2532542Y | 公开(公告)日: | 2003-01-22 |
发明(设计)人: | 梁远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梁远江 |
主分类号: | G08B13/08 | 分类号: | G08B13/08;A45C13/18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元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世权 |
地址: | 610061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报警 防盗 手机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机套,确切说是涉及一种具有报警防盗功能的手机套。
背景技术
据信息产业部最新资料显示,到目前为止,我国手机用户的手机拥有量已达1.56亿部,而潜在的手机用户数量更为庞大,手机以其方便的通讯方式、时尚小巧玲珑的外型、信息的存储等多种优异功能而倍受青睐。手机套作为一种存放手机的套具,在生活与事业中给人们带来了很大的方便,然而由于缺少保护措施,装在机套中的手机也容易被盗。目前对手机的防盗还没有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法。本发明之前,已有一种“智能报失”手机,这种手机是在手机软件开发平台上,增加一“隐形自动轮流拨号”的应用软件固化于手机中,当手机更换卡号而被非法使用时,手机会在待机状态下循环拨打机主事先设置的电话(手机或带来电显示的座机),从而暴露非法使用者的号码,以达到报警的目的,但往往是一旦手机被盗,很难根据显示的号码捉住偷窃者,失主的手机也就很难找回,不能起到防范于未然的作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为手机用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操作使用方便、有报警防盗功能的手机套。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通过实施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报警防盗手机套,由手机套及装放在手机套壳体夹层中的报警电路组成,其特征在于:该报警电路由声音集成芯片,与该声音集成芯片构成串联回路的钮扣电池,串联在该回路中的微型控制开关和常断路轻触开关,以及与声音集成芯片相串联并由其驱动的小型蜂鸣器所组成;其中装有声音集成芯片和钮扣电池的电路主板,设置在手机套壳体侧面的夹层内,蜂鸣器设置在手机套正面夹层内,夹层至表面开有通孔,使蜂鸣器的发音孔露出,挂在腰带上的手机套其壳体前侧面开有通孔,使方便操作的微型控制开关手柄露出,而轻触开关设置在位于手机套盖后面、与其相对的手机套壳体按扣的背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使用时,置微型控制开关于断路状态,打开手机套盖,将手机装入手机套壳体内,关闭手机套盖,此时轻触开关被手机套盖按钮按触后,处于断路状态,再拨动微型控制开关手柄置开关于闭合状态,则整个电路处于预警状态,一旦有人非法打开手机套盖,轻触开关闭合,报警电路被接通,蜂鸣器马上发出声音警报,提醒主人察看手机,使偷盗者不能得手;当主人自己要使用手机,先将微型控制开关设置在断路状态,然后打开手机套盖,即使轻触开关是闭合的,电路仍然不能接通,蜂鸣器不会发声,取出手机自用,使用完毕,放回手机套,盖好手机套盖,然后拨动微型控制开关手柄,置开关于闭合状态,则手机套又重新处于预警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①结构简单、制作容易、制造成本低廉;②安全防御性能好,非法开启手机套盖,蜂鸣器立即发出报警声,可有效保护手机安全;当手机放回手机套壳体内,在未盖好手机套盖时,就将微型控制开关置于闭合状态,手机套上的蜂鸣器也会发出报警声,提醒主人察看手机;③不需通过通讯网使用,节约了用费。
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用新型手机套外型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路原理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路元件连接图图中标记:1为手机套壳体,2为手机套盖,3、4为关闭及打开手机套盖的一对按扣,5为装在手机套壳体侧面夹层中的声音集成芯片电路主板C,6为在手机套壳体前侧面开孔中伸出的微型控制开关操作柄,7为安装在手机套壳体正面按扣3背后处的轻触开关,8为在手机套壳体正面设置的蜂鸣器发音孔开口,J0-01为声音集成芯片,d为小型蜂鸣器,E为钮扣电池,C为装有声音集成芯片和钮扣电池的印刷电路主板,G、I、J、K为主板C上的连接触点,a为微型控制开关,b为轻触开关,F1、F2、F3、F4、F5为电路连接导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梁远江,未经梁远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222206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