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吹管乐器无效
申请号: | 02223352.0 | 申请日: | 2002-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522974Y | 公开(公告)日: | 2002-11-27 |
发明(设计)人: | 但乐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但乐平 |
主分类号: | G10D7/00 | 分类号: | G10D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090 上海市杨浦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吹管 乐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乐器,特别是多功能吹管乐器。
现有的巴乌、葫芦丝、竹笛、竖笛、箫等均属单体乐器,只具有单一的演奏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巴乌、葫芦丝、竹笛、竖笛、箫等多种乐器演奏功能的新型多功能吹管乐器。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实现的:空心发音主管的左端镶有内铜套和外铜套,在发音主管正面的主管外铜套上加工一个贯通的膜孔,在其上套装可转动的笛膜铜套,在笛膜铜套上钻有与发音主管的膜孔相对应并贴有笛膜的膜孔。在发音主管的正面、膜孔的右侧加工6个发音孔,在其反面的左端、膜孔和相邻发音孔之间的下方加工一个姆指发音孔,在发音主管反面的右端加工两个后出音孔。簧片管头镶有管头外铜套和管头内铜套,管头内铜套插在主管内铜套中并可适度伸缩。簧片管头的左端被封堵、在它的圆柱面上加工装有簧片的长条形簧片孔,在后者的右侧套装密封圈。装饰瓶的底孔套装在簧片管头的密封圈上,斜置圆吹嘴固定在装饰瓶的顶端,其外形适宜塞入鼻孔。竹笛管头、竖笛管头和箫管头的一端装有可套插在主管内铜套中的管头内铜套,上述管头的外端镶有外铜套。在钻有吹孔的竹笛管头的另一端通过内铜套安装膜筒,膜筒的顶端装有小圆镜。毛笔头装在发音主管的右端。
本实用新型具有一物多用、音色可变、音质优美,同一指法、采用不同的管头、可变调,兼备巴乌、葫芦丝、竹笛、竖笛、箫等多种乐器演奏以及储存笛膜和书写等功能的优点,是一种适合表演和娱乐的新型多功能乐器。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是多功能吹管乐器的剖面图。
图2是多功能吹管乐器的外观图。
图3是图1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竹笛管头图。
图5是箫管头图。
图6是竖笛管头图。
如附图所示,多功能吹管乐器由带斜置圆吹嘴(1)装饰瓶(2)、簧片管头(18)、竹笛管头(22)、竖笛管头(27)、箫管头(26)、发音主管(10)和毛笔头(11)等组合而成。空心发音主管(10)的左端镶有主管内铜套(6)和主管外铜套(7)。在发音主管(10)正面的主管外铜套(7)上加工一个贯通的膜孔(8),在其上套装可转动的笛膜铜套(15),在笛膜铜套(15)上钻有与膜孔(8)相对应的并贴有笛膜的膜孔。转动笛膜铜套(15),使其膜孔与发音主管(10)上的膜孔(8)重合或关闭膜孔(8),可演奏不同的乐曲音色。在发音主管(10)的正面、膜孔(8)的右侧加工6个发音孔(9),在其反面的左端、膜孔(8)和相邻音孔之间的下方加工一个姆指发音孔(14),在其反面的右端加工两个后出音孔(13)。簧片管头(18)镶有管头外铜套(16)和管头内铜套(17),管头内铜套(17)插在主管内铜套(6)中并可适度伸缩,用以调节音的高低。簧片管头(18)的左端被封堵,在其圆柱面上加工装有簧片(4)的长条形簧片孔(3),在后者的右侧套装密封圈(5)。装饰瓶(2)的底孔套装在簧片管头(18)的密封圈(5)上。斜置圆吹嘴(1)固定在装饰瓶(2)的顶端,其外形适宜塞入鼻孔,故可用嘴吹、也可用鼻孔吹奏,其演奏效果与葫芦丝相同。取下装饰瓶(2)、关闭膜孔(8),横着或竖着吹长条形簧片孔(3),其演奏效果与巴乌相同。竹笛管头(22)、竖笛管头(27)和箫管头(26)的一端镶有与簧片管头(18)一样、可套插在主管内铜套(6)中的管头内铜套(24),上述管头的外端镶有外铜套(25)。取下装饰瓶(2)和簧片管头(18),可在主管内铜套(6)中分别套插竹笛管头(22)、竖笛管头(27)或箫管头(26),其演奏效果与竹笛、竖笛、箫等乐器相同,同一指法,采用不同的管头、可变调。竖笛管头(27)也可单独演奏乐曲和仿鸟叫。在钻有吹孔(23)的竹笛管头(22)的另一端、通过内铜套(21)安装储存笛膜和防止笛膜老化的膜筒(20),在膜筒(20)的顶端装有小圆镜(19),供训练时观察口型或局部化妆。毛笔头(11)和装饰物(13)装在发音主管(10)的右端,取下装饰瓶(2)和簧片管头(18),可当毛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但乐平,未经但乐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222335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