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网络平台的软件保护及销售装置无效
申请号: | 02224520.0 | 申请日: | 2002-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519341Y | 公开(公告)日: | 2002-10-30 |
发明(设计)人: | 刘珉恺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珉恺 |
主分类号: | G06F17/60 | 分类号: | G06F17/60 |
代理公司: | 西安慈源有限责任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鲍燕平 |
地址: | 710003 陕西省西安***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网络 平台 软件 保护 销售 装置 | ||
所属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网络平台的软件保护及销售装置。
背景技术:防范复制和使用盗版软件的方法很多,有的通过软件保护;有的采用软件和硬件同时作用进行软件保护。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发明专利,其申请号是95190768,发明名称是《软件保护系统》,该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网络进行保护软件的方法,其方法是:软件供应商的销售软件首先经过软件管理中心加密,此软件销售给用户后,用户运行此软件时与软件管理中心的加密软件进行比较,相同时才能运行此软件。该发明虽然能有效的进行软件保护,但对使用者来说必须上网连接才能使用,对没有网络连接的用户使用起来就比较困难。
另一种是软件制造商在发行中提供给用户一套软件狗,配合解密软件一起使用;一种软件对应一个软件制造商的软件。如果所有的软件都采用这种方式会给使用者带来不便。
此外现有的软件生产商利用软件销售商进行销售;销售商越多软件的销售量越大,这使得销售费用加大,周期过长。
另一个问题是现有的正版软件价格太高,使用者一次购买有一定的经济困难,而许多使用者对软件的使用频率不是很高。
在中国专利也公开了一种通过每次使用软件进行收费的方式进行软件保护,如发明的申请号是94118011,发明名称是《软件按次使用收费系统》,使用者每次使用软件时,都要上网与软件确认系统的计算机连接,该方法与第一种方法基本相同,给用户使用软件带来不便。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基于网络平台的软件保护及销售装置,它能在用户计算机在不与网络连接时解决对多个软件供应商的软件进行保护,同时解决用户在使用软件频率不高时一次购买软件价格过高所带来的经济困难。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基于网络平台的软件保护及销售装置,它包括:网络数据库中心、计算机、公用信息网,其中,网络数据库中心通过公用信息网与计算机相连接,其特征是,在计算机上电连接有IC组件。
所述的IC组件可以是微处理器。
所述的IC组件也可以是微处理器、存贮器、电源组成。
所述的公用信息网可以是INTERNET网。
所述的IC组件可以安装在计算机的外围接口上,也可固定连接在计算机的主板上。
在本实用新型中,网络数据库中心安装有加密的知识产品,知识产品可以是软件、电子刊物、音像产品。知识产品通过INTERNET下载到计算机,用户购买的销售软件在使用时,首先通过网络数据库中心进行注册登记,网络数据库中心根据使用者的要求,如使用时间,次数,或一次性购买的不同情况通过INTERNET输入给用户计算机不同信息,这些信息被用户的计算机输入到IC组件中。在用户计算机访问安装在计算机内的知识产品时,IC组件将识别计算机内的知识产品的合法性,同时根据输入到IC组件中知识产品使用权限确定使用的次数。
在本实用新型中,由于知识产品通过INTERNET销售,可实现跨地域销售,销售方式简单,解决了知识产品销售费用过大,周期过长的问题。
其次,知识产品的使用是根据输入到IC组件中的使用权限有所限定的使用,如使用时间或次数不同所付的费用是不一样的,这样可以解决使用者一次购买有一定的经济困难的问题,使用者可以根据使用的时间、次数花费很少费用进行使用。使用时,由于在开始已经将使用知识产品的合法性输入到IC组件内,这时是利用IC组件进行知识产品的有效性和使用权限的识别,因此它可实现离网式使用,真正实现知识产品的保护和网上销售。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以具体说明:
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是IC组件电源理图。
附图中,1、网络数据库中心;2、计算机;3、IC组件;4、INTERNET5、微处理器;6、存贮器;7、电源;8、接口。
实施方案:图中,加密的知识产品安装在网络数据库中心1的数据库内,网络数据库中心1通过INTERNET4与计算机2相连接,用户在购买加密的知识产品时,首先通过INTERNET4向网络数据库中心1进行注册登记;网络数据库中心1根据使用者的要求,如使用时间,次数,或一次性购买的不同情况通过INTERNET4输入给用户计算机2,这些信息被写入到与计算机2相连接的IC组件3的存贮器中,在向IC组件3写入信息时,是由IC组件3中的微处理器5进行信息认证后写入的。在用户使用计算机2中的知识产品时,IC组件3也需要认证信息有效性,并将每次使用的时间或次数计入IC组件3中的存贮器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珉恺,未经刘珉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222452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