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空安全坠落器无效
申请号: | 02224532.4 | 申请日: | 2002-0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522094Y | 公开(公告)日: | 2002-11-27 |
发明(设计)人: | 李党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党明 |
主分类号: | A62B5/00 | 分类号: | A62B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54 陕西省西安市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空 安全 坠落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居住在高层建筑人的一种救生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高空安全坠落器。
背景技术
现在人们居住的楼层越来越高,所以要具备的安全措施也就越来越多,否则一旦发生意外,会给人们的生命安全带来很大的威胁,例如,当高层建筑发生火灾、地震等灾害时,人们从楼梯无法逃出,也没有其它安全逃生措施,在荒乱之时,人们不顾生命危险从楼上窗户往下跳,楼层低者会造成残废或脑振荡,楼层高者会丧失生命。所以有必要解决人从高层建筑向地面安全降落的问题。
技术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空安全坠落器,用于解决高层建筑居住者逃生的问题,其原理是通过杠杆作用(杠杆力臂随受力的变化而变化),将弹簧所提供的缓冲力得到几何增长,从而达到强力的缓冲效果。
本目的以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该高空安全坠落器,它具有一个框型的主体支架、该支架置于一个弓型弹簧之上,主体支架的顶面活动设置有一受力踏板,受力踏板上有踏板簧片;主体支架的前端活动连接一承力杠杆、固定连接一扶手;主体支架的前端两侧为滑轨,滑轨上有滚动轴,在滚动轴上设有传力轮、传力轴承,滚动轴的两端有从动轮,该从动轮置于滑轨内;主体支架的后端两侧分别设有承力弹簧、承力弹簧的一端分别通过支点连接在一弹簧拉杆上,所述的弹簧拉杆固定在承力杠杆的另一端部,在主体支架后端与滚动轴之间还设有复位弹簧。
本设计具有降落伞的功能,但它不受任何条件限制,而降落伞有条件限制,人们驾驶着它从高空下跳时,整体结构会给人一安全降落保证,不会使你的身体受到严重的撞击。
附图说明
下列附图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及工作原理作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该高空安全坠落器有一个梯型框式主体支架1,框式主体支架固定坐落在弓型弹簧板16上,主体支架1的顶端设置有一块受力踏板3,踏板的后边沿通过一活页2连接在支架后端上边框上,在受力踏板的面板前部装有踏板簧片12。在主体支架1的前端底边框上通过活页15连接承力杠杆14,在其边框的左侧或右侧安装有扶手8。主体支架1前端两侧边框与水平面形成小于90°夹角,该边框设有滑槽作为轨道,也就是滑轨13,滚动轴11通过两端的从动轮10装在滑轨13上,滚动轴的中间位置装有传力轮7,其两侧分别装置有传力轴承9。主体支架1后端的底部边框两端内侧分别装置有承力弹簧4,弹簧4的另一端绕过支架顶部左右边框上的固定支点后挂接在一根弹簧拉杆5上,该弹簧拉杆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在承力杠杆14的另一端。在支架1顶部的后边框与滚动轴11之间连接两条复位弹簧6。
该高空安全坠落器的工作原理:首先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是成幅使用。也就是说一个坠落时,要同时用两个同样的产品。只是产品在组装时扶手8的安装位置则是:左脚踩的其扶手在其左侧,右脚踩的其扶手在其右侧。当人连同本装置从空中快速下落时,人的脚掌固定在受力踏板3上的踏板簧片12上面,脚后跟上提,保持悬空状态,手握扶手8的上端用来保持身体平衡。在着地时所产生的冲击力将压迫受力踏板3向下运动,而受力踏板3则通过与其接触的传力轴承9压迫滚动轴11沿着滑轨13向下移动,在滚动轴11向下移动时,滚动轴11上的传力轮7会沿着与其接触的承力杠杆14以合页15的轴为轴心进行转动(因为滑轨13的水平夹角大于承力杠杆14的水平夹角),通过承力杠杆14的转动,会使固定在承力杠杆14上的弹簧拉杆5来拉动承力弹簧4下移而产生缓冲力。随着传力轮7沿承力杠杆14向下不断的移动,传力轮7与合页15上的轴之间的距离不断缩短,承力弹簧4所提供的缓冲力会由于杠杆作用而变得越来越大,当接近于顶点时所产生的缓冲力已可达到承力弹簧4自身所能提供弹力的近百倍,足以解除人或物体在坠落时所产生的冲击力。在完成缓冲作用后,整个装置在复位的过程中,会形成一个复位死点(在缓冲过程中不存在死点),因而还需要两根复位弹簧6来帮助越过复位死点,回到起始状态。
该设计主要应用于高层建筑上的逃生,也可应用于极限运动及军事等方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党明,未经李党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222453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压线除冰凌装置
- 下一篇:污水水源热泵用壳管式换热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