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性能数据传输网络电缆无效
申请号: | 02225671.7 | 申请日: | 2002-0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539254Y | 公开(公告)日: | 2003-03-05 |
发明(设计)人: | 庄桂荣;戴继烈;李世民;徐加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乐庭电线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1/00 | 分类号: | H01B11/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千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佳 |
地址: | 20000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性能 数据传输 网络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缆,特别涉及一种高性能数据传输用的网络电缆。
背景技术
在目前的现在技术中,高性能数据传输网络有多种形式,一种是在一个工序中同时挤压并粘合成对的两个绝缘线,开头如弯月形设计,但缺点其一是生产速度慢,其二是在建筑布线系统中安装时,要将粘合对拆分后再安装系统上,由于增加了工作量,或没有熟练的拆分经验,会使系统连接不好,造成性能下降;另一种十字分隔架结构,缺点其一是成本高,线径大,线材不够柔软,其二同样是在建筑布线系统中安装时,要将其分隔架切割掉,增加工作量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以上背景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高性能数据传输网络电缆,它成本低、线材柔软,安装工作量小,并且适用于布线安装方便的要求,满足EIA/TIA568B.2.1标准所规定的尺寸要求及美国保险商实验室所要求的防火性能Plenum和Riser级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利用以下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目的:
一种高性能数据传输网络电缆,它由护套和对绞线构成,对绞线密封在护套内,它包括四对对绞线,每个对绞线由导体和绝缘层组成,绝缘层均匀密封每个导体,在护套内部的径向设有隔板,每两对对绞线通过隔板和护套分隔在两个空腔内。
每两个单独绝缘的金属导体被扭绞在一起形成一对双绞线。
隔板长条形,其宽度延伸至护套。
导体为无氧铜导体或有氧铜导体,直径为0.570±0.02mm.
绝缘层的材料为高密度聚乙烯(HDPE)或四氟乙烯和全氟丙烯的共聚物(FEP);厚度约0.23±0.01mm。
隔板是柔韧的,其材料为高密度聚乙烯(HDPE)和阻燃高密度聚乙烯(FR-HDPE)或四氟乙烯和全氟丙烯的共聚物(FEP)或阻燃聚丙烯(FR-PP)和发泡聚丙烯(FM-PP)或三氟氯乙烯和乙烯的共聚物(ECTFE),宽度为5±0.5mm,厚度为0.2±0.5mm,其介电常数ε<3.0。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上技术方案达到通过控制电缆的主要性能指标阻抗和串扰及衰减等参数,通过加入长条形隔板4,改变电缆内部的结构分布,从而改变内部的电磁场分布,改善电缆的串扰和衰减等指标,通过选择适当的构成电缆的所有材料,从而使电缆的总体性能达到EIA/TIA568B.2.1标准中传输250MHz带宽的要求,能够满足EIA/TIA568B.2.1标准规定的物理结构尺寸,符合物理机械性能要求及电气性能要求,以及美国保险商试验室要求的防火性能的要求,能够保持数据在高频传输时的完整性和一致性。同时它成本低、线材柔软,安装工作量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截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隔板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以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由图1所示,一种高性能数据传输网络电缆,它由护套5和对绞线1构成,对绞线1密封在护套5内,它包括四对对绞线1,每个对绞线1由导体6和绝缘层3组成,绝缘层3均匀密封每个导体6,在护套5内部的径向设有隔板4,每两对对绞线1通过隔板4和护套5分隔在两个空腔2内。每两个单独绝缘的金属导体6被扭绞在一起形成一对双绞线1。
为了满足高性能数据传输网络电缆串扰和衰减要求,在电缆结构中使用一种隔板4的结构来最大化分隔开线对之间的距离,而电场和磁场是与距离和介电常数有关,因此隔板4有利于改善电磁场的分布,由于串扰由电容和电感耦合构成,通过选用隔板4的尺寸和材料,从而大大改善串扰和衰减的性能,达到EIA/TIA568B传输到250MHz性能的要求。
通过长条形隔板4,使得每两个对绞线1分开,使对绞线1线径之间的距离被最大化,增加线对之间的距离最大的好处是提高电缆的串扰性能,每两个对绞线1之间通过节距最小的优化,来提高对绞线1之间的串扰性能,从而提高整个电缆的串扰性能。
隔板4为长条形,使其扭绞两对对绞线1与另外两对对绞线1之间的距离加大,使护套5所围成的空腔气隙加大,并且保持每两对对绞线1分隔在独立两个空腔2内,彼此位置相互固定,不会和其它的两对对绞线1进行接触,最大化降低了整体空腔2内的介电常数,此隔板4可使导体6传输的电磁场在电缆的纵向最小程度的衰减,使每两对对绞线1与另两个对对绞线1之间的耦合最大程度的衰减,从而改善串扰性能。
在分隔的两个空腔2内,两对对绞线1采用优化配比的超短节距配置,最大限度地稳定最佳节距比,使两个对绞线1间的平衡达到最佳,最大限度地降低对绞线1间的电磁藕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乐庭电线工业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乐庭电线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222567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