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机动车的尾气强制排污装置无效
申请号: | 02226328.4 | 申请日: | 2002-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2538963Y | 公开(公告)日: | 2003-03-05 |
发明(设计)人: | 唐苍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苍松 |
主分类号: | F01N3/04 | 分类号: | F01N3/04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明 |
地址: | 4212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动车 尾气 强制 排污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技术领域,特指一种用在汽车、摩托车等机动车上的尾气强制排污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随着经济的发展,各类机动车辆空前增多,这些机动车在给人们带来许多便利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很多的难题。其中之一就是机动车排出的大量含有害成分(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的尾气给自然带来了严重的污染,恶化了人类的生存和居住环境。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们采用了很多方法。就目前来说,对机动车尾气的净化措施主要有两条:一条是无化油器的直喷式燃烧;另一条就是加装排气管过滤净化装置,无化油器的直喷式燃烧净化效果较好,但机动车的改动幅度较大,因而成本较高,对于中、高档的汽车和摩托车来说当然问题不大,但对于一些低挡的机动车来说就显得难以承受。加装排气管过滤净化装置则成本较为低廉,但过滤效果又不佳,净化不理想。目前最新出现的一种尾气净化方式是在机动车的排气管外连接一内装有化学溶液的装置,当机动车排出的尾气进入该装置后,与其内的化学溶液发生反应,生成一些沉淀物和水,排出干净的空气。这种尾气净化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也较为低廉,但由于该装置在机动车行进过程中几乎是不动的,进入其内的尾气难以和化学溶液充分作用,达不到令人满意的净化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对机动车尾气具有良好的净化效果,同时又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特点的机动车的尾气强制排污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盛放有对尾气进行净化的化学溶液的缸体通过可保证其具有一定的自由度的固定连接装置与固定在机动车上适当位置处的框架相连,框架上固定有弹簧,弹簧的自由端与缸体接触。
当采用上述结构后,机动车在行进过程中,盛放化学溶液的缸体在弹簧弹力的作用下会发生剧烈的振荡,强制性地使机动车尾气中的颗粒物质和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溶解于化学溶液中,从而达到理想的净化效果。另外,本实用新型仅由几个部件组成,结构非常简单,相应的成本也非常低廉。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见附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框架1、进气管道2、出气管道3,用于盛放化学溶液的缸体4、固定连接装置5以及弹簧6,进气管道2和出气管道3分别与缸体4的上下两端相连,在缸体4的上下两端还分别设置有用于加入清水和排出废液的柱塞41和42,缸体4通过可保证其具有一定的自由度的固定连接装置5与框架1相连,弹簧6固定在框架1上,其自由端与缸体4接触,缸体4可为各种形状,但以瓶状为佳,
为达到更为理想的净化效果,可以视不同的需要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盛放化学溶液的缸体4采用串联的方式连接在一起,前一个缸体4的出气管道3与后一个缸体4的进气部位相连。
固定连接装置5为一松套在缸体4外壁上的套环,该套环5既可径向限制住缸体4,又使缸体4具有可上下运动的自由度。
在每个缸体4的出气管道3的始端设置有压力阀7挡水板8、9,挡水板8、9分别位于压力阀7的上下方位置。
使用时,将本装置采用焊接等方式固定在机动车的适当位置,并将其进气管道2连接到机动车的排气管上,当机动车在行进过程中,其排气管排出的尾气通过进气管道2进入缸体4内。与此同时,当机动车行进时,缸体4在弹簧6的弹力作用下剧烈摇荡,使尾气中的颗粒物质和有害气体充分溶于化学溶液内,当缸体4内的气体压强达到一定限度时,经过净化的尾气通过挡水板9的挡水作用后推开压力阀7,继而再经过挡水板8的一次挡水作用后沿出气管道3排入大气中,或者是再进入后面一个盛放化学溶液的缸体4内进行第二次净化,从而达到对机动车尾气更为有效和更为彻底的净化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苍松,未经唐苍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222632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进的齿轮泵
- 下一篇:一种抽油杆扶正防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