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造口器无效
申请号: | 02228451.6 | 申请日: | 2002-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534982Y | 公开(公告)日: | 2003-02-12 |
发明(设计)人: | 顾玉彬;顾方媛;冯秀梅;岳恒志;李志猛 | 申请(专利权)人: | 顾玉彬 |
主分类号: | A61B17/32 | 分类号: | A61B17/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7540***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口器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具体地说是一种适用于膀胱、胸腔闭式引流及巨大肾积水、积脓的术前造口引流器具。
(二)背景技术
目前,临床上膀胱造口,胸腔闭式引流及巨大肾积水、积脓的术前引流均采用逐层切开,置管后逐层缝合,操作费时、复杂,恢复较慢,给病人带来很多痛苦。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该造口器呈钳形,两手柄间有一弹簧,并有弹簧固定轴固定,钳腭的顶端与前臂垂直有两个锋利可闭合的刀片,所述刀片的长度一般为2.5至4厘米,宽度以适应腹壁的不同厚度及置管粗细可制成不同规格。前臂有可固定两个刀片开口距离的固定开口螺钉,最好为一个。自然状态下两刀片闭合重叠,使用时,将闭合重叠的两刀片,可垂直刺入皮肤,收紧两手柄,根据置管粗细,使两刀片分开,旋紧固定开口螺钉,插入引流管,拔出造口器包扎即可。本实用新型术后不需缝合,恢复快,病床上即可完成,操作方便、简单,病人易于接受。
(四)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序号及名称:
(1)手柄、(2)弹簧固定轴、(3)弹簧、(4)中心轴、(5)前臂、(6)刀片、(7)固定开口螺钉。
(五)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1,本实用新型的钳腭顶端与前臂(5)垂直有两个锋利可闭合的刀片(6),刀片(6)的长度一般为2.5至4厘米,宽度以适应腹壁的不同厚度及置管粗细可制成不同规格。前臂(5)有可固定两个刀片开口距离的固定开口螺钉(7);两手柄(1)间有一弹簧(3)、并有弹簧固定轴(2)固定,自然状态下两刀片(6)闭合重叠。使用时,根据病人的不同情况,首先消毒皮肤,选好造口位置,局麻穿刺引导下,将造口器的刀片(6)垂直刺入皮肤,有落空感后收紧两手柄(1),使两刀片(6)分开,可见液体流出,根据置管粗细,旋转固定开口螺钉(7)固定开口大小,插入蕈状引流管或气囊尿管,拔出造口器包扎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顾玉彬,未经顾玉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222845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假肢接受腔体的圆锥沉头压盘连接结构
- 下一篇:塑料异型材大棚骨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