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交叉折叠扣式电池卷芯无效
申请号: | 02228572.5 | 申请日: | 2002-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2529392Y | 公开(公告)日: | 2003-01-01 |
发明(设计)人: | 侯文秀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力兴(火炬)电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6/02 | 分类号: | H01M6/02;H01M10/02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俞鸿 |
地址: | 430074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交叉 折叠 电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扣式电池技术,具体涉及扣式电池内部结构中的电池卷芯的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流通的扣式电池均是圆形形状,其电芯是旋片结构或卷绕结构。旋片式结构做出的电池容量较大,但功率较低。卷绕结构的电池,其正负电极重叠同轴卷绕,内层电极到外层电极的长度逐渐增加,内层电极的长度较小,影响了电极的总长度,因此没有充分利用电池内的空间,影响了电池的功率及容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新的电池卷芯结构,以克服上述电池卷芯结构上的缺陷。
本卷芯是这样的:它至少一组有两相互绝缘的带条状电极构成的,它是交叉折叠卷芯,其结构为:第一叠层是带条状电极1通过绝缘与带条状电极2垂直层叠,第二叠层是带条状电极1绕带条状电极2折叠180°与带条状电极2绝缘层叠,带条状电极2绕带条状电极1折叠180°与带条状电极1绝缘层叠,第三叠层是带条状电极1绕带条状电极2折叠180°与带条状电极2绝缘层叠,带条状电极2绕带条状电极1折叠180°与带条状电极1绝缘层叠,依次层叠直到两带条状电极不能再相互层叠。这种叠层结构每一层的电极面积基本相同,克服了卷绕式电芯内层电极面积小的缺陷,在扣式电池内有限的空间里充分增加电极的面积,从而增加电池的容量及功率。本交叉折叠电池卷芯可取代现有卷绕式结构的电池卷芯,也可以用于各种电池中。
附图说明
图1卷芯第一叠层示意图
图2卷芯折叠过程图
图3卷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两带条状电极1、2由圆心在同一直线上的圆3相互连接构成,两相邻圆之间有连接段4,其中一个电极2装在绝缘袋5中。卷芯的第一叠层是带条状电极1通过绝缘袋5与带条状电极2垂直层叠。两电极片的圆心最好重合。
如图2a所示,卷芯的第二叠层是带条状电极1绕带条状电极2折叠180°与带条状电极2通过绝缘袋5层叠;如图2b所示,带条状电极2绕带条状电极1折叠180°与带条状电极1通过绝缘带5层叠,同样两电极片的圆心最好重合。如图2c所示,第三叠层是带条状电极1绕带条状电极2折叠180°与带条状电极2通过绝缘袋5层叠;如图2d所示,带条状电极2绕带条状电极1折叠180°与带条状电极1通过绝缘袋5层叠,两电极片的圆心最好重合。这样依次层叠直到两带条状电极不能再相互层叠,即成为本实用新型的卷芯,如图3所示。
本实施例中正极装在绝缘袋中,当然也可以将负极装在绝缘袋中。另外本实施例采用了一种新型状的带条状电极,使带条状电极层叠后的形状为圆形,这样在层叠后的电极装入圆形的扣式电池壳内,能进一步利用电池内的空间,进而提高电池的容量。当然电极的形状也可以是现有的长方形带条状电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力兴(火炬)电源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力兴(火炬)电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222857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对双向有线电视网络设备监控管理的装置
- 下一篇:子母式轴承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