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致发光线无效
申请号: | 02228676.4 | 申请日: | 2002-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2535994Y | 公开(公告)日: | 2003-02-12 |
发明(设计)人: | 张岳纯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依奥光电子传播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3/00 | 分类号: | H05B33/00;H05B33/12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胡镇西 |
地址: | 430023 湖北省武汉市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致发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致发光光源,具体地指一种柔性缆状的电致发光线。
背景技术
电致发光光源是一种通过加在两极的交流电压产生的交流电场,激发电子碰撞荧光物质,从而引致电子能极的跃迁、变化、复合,进而发射出高效率冷光的光源。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电致发光光源主要有电致发光片和电致发光线等类型。已知电致发光线的荧光物质层是由荧光颗粒和相应的粘结材料混合而成的,该层在成型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留下许许多多充满空气的微小孔隙,这些微小孔隙不仅会大幅度地减小电致发光线的电容,特别是导致在孔隙周围的电场大幅减弱,形成许多暗斑点,而且还会在发光线上形成多个不连续的光学断点,导致光线发生折射、散射甚至全反射现象,造成光能的损失,最终降低电致发光线的亮度。为了解决上述荧光物质层内的孔隙所带来的缺陷,公开号为CN1182343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提供了一种线缆状的电致发光光源,该光源由线状芯导体、环绕在线状芯导体上的电绝缘层、环绕在电绝缘层上的荧光物质层、环绕在荧光物质层上的透明导电层、填补在荧光物质层孔隙中的透明填充物、以及透明填充物的阻挡层等构成,其设计要点是采用填充物来填满上述微小的孔隙。但这种填充物主要选用的是有粘度的液态物质,它还存在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其一,由于荧光物质层内所形成的孔隙大小不一,而所采用的液态填充物的颗粒直径往往会大于一部分孔隙的直径,这样必然会有一部分孔隙得不到填充,导致此部分孔隙处的光能损失依然存在,暗斑点无法消除;其二,即使孔隙中充满了液态填充物,由于这种中性的填充物不会在孔隙周围形成新的电场来激励荧光颗粒发光,因此其对电致发光线的亮度改善幅度有限;其三,液态填充物既可以方便地渗入到孔隙中,也可以很容易地从孔隙中渗漏出或蒸发掉,为了有效阻止液态填充物的流失,在荧光物质层外还需要涂敷一种透明的粘性绝缘材料作为阻挡层,这样不仅增加了电致发光线结构层次的复杂性,而且还增加了其制作工艺的难度,更重要的是其阻挡层在阻挡住填充物的同时也阻挡或散射了部分光源,影响了电致发光线的整体亮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层次简单、生产工艺容易、且亮度能大幅稳定提高的电致发光线。
为实现此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电致发光线,包括有由至少一股线状导体构成的中心电极,在中心电极的外面覆盖有由电绝缘材料构成的绝缘介质层,在绝缘介质层的外面覆盖有由荧光粉末和粘结剂混合物构成的发光物质层,在发光物质层的外面覆盖有由粒径≤20nm的纳米级导电材料构成的透明导电层,构成透明导电层的纳米级导电材料同时也填充在构成发光物质层的荧光粉末和粘结剂混合物所形成的孔隙内,在透明导电层上螺旋缠绕有由至少一根线状导体构成的外电极。
进一步地说,上述构成透明导电层的纳米级导电材料的粒径较佳的选择可以是≤10nm,更佳的选择可以≤5nm,最佳的选择可以在0.1~2nm的范围内。而氧化铟锡微粒是这种纳米级导电材料的最优选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经过纳米化处理后粒径在20nm以下的导电材料作为透明导电层涂覆在由荧光粉末和粘结剂混合物构成发光物质层上后,由于此纳米粒子团具有很强的导电特性,且纳米粒子的粒径又远小于发光物质层中绝大部分孔隙的直径,其中有一部分纳米粒子团就会自动地、且不可逆地渗入填充到孔隙内或牢固地吸附在孔隙的壁面上,这样一方面上述孔隙得到了透明导电材料永久性的填补,大幅度地提高了发光体的电容量,减少了光能的折射散射和反射损失;另一方面孔隙附近的电场在带电纳米粒子团的增援下得以进一步增强,从而极大地激发了孔隙周围的荧光颗粒发射出更强的光能。又由于此纳米粒子团之间具有极强的亲和特性和良好的透光特性,可形成细腻致密不易破坏的透明导电层,因而能使发光物质层所产生的光线具有极为稳定可靠的光学连续特性,并可无阻挡地通过该透明导电层发射出来。同时,经过上述改进的发光线不需要再设置填充物阻挡层,这样既能有效地避免阻挡层对光线的影响,又使得其结构层次非常简单,相应的制作工艺也大为简化,因而其亮度能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具有一根外电极的电致发光线的横向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电致发光线中发光物质层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电致发光线的纵向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种具有二根外电极的电致发光线的纵向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依奥光电子传播有限公司,未经武汉依奥光电子传播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222867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双向位置检测的光遮断器
- 下一篇:可更换网圈的网壁离心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