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折叠式诱捕框架无效
申请号: | 02229135.0 | 申请日: | 2002-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2534819Y | 公开(公告)日: | 2003-02-12 |
发明(设计)人: | 俞振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俞振凤 |
主分类号: | A01K69/00 | 分类号: | A01K6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040***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折叠式 诱捕 框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海洋诱捕鱼类用具,特别是一种具有可折叠的诱捕框架。
背景技术:
现有海洋捕鱼方式多种多样,其中利用捕捞鱼笼作业即可诱捕到活鱼,其经济价值高,渔民也较喜欢采用;另,网眼设计较大也不对小鱼构成伤害。目前采用的鱼笼是由框架和包设在框架上的渔网构成,框架由两个钢筋折成的圈体及支撑两圈体的多根侧杆组成,整个框架为刚性框,无法折叠,占地较大,给有限空间的渔船或陆地叠放都带来不便。渔网在框架的侧面开设有两至四个鱼儿进入的网锥口,而框架当中均悬挂诱饵,鱼儿闻香通过网锥口进入,网锥口鱼儿进入后即不敢出,被限制在笼内等待渔民捕捞。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使用时可打开,而存放或运输时可折叠起的诱捕框架。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折叠式诱捕框架,包括两个钢筋折成的圈体及支撑两圈体的侧杆,其特征是侧杆为A、B两段式铰接成一体结构,A、B段的另一端分别铰接在两圈体上,所述侧杆的A段铰接处延伸出一定位杆,而B段上套设有定位套。由于渔网为软体结构故其包设在框架外并不影响框架的折叠,当支起框架时侧杆的A、B段基本被拉直,A段上延伸出的一定位杆与B段重叠并被B段上的定位套套住定位,框架正置状态定位套自然下落扣紧;而当要收折时只要将框架倒置,销加震动,定位套自重作用下下落,A、B段侧杆朝内收折起两圈体重叠,大大减少占用空间。
本实用新型具有设计合理,折叠后占用空间少,给船运或存放带来便利,支撑操作简便,不多费工时。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具体图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图1框架立体示意图
图2框架侧杆支撑状态图
图3框架侧杆收折状态图
图4圈体与侧杆铰接示意图
图5诱捕笼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和图3,折叠式诱捕框架,包括两个钢筋折成的圈体1及支撑两圈体1的侧杆2,其结构特征是侧杆2为A、B两段式铰接成一体结构,A、B段的另一端分别铰接在两圈体1上,所述侧杆2的A段铰接处延伸出一定位杆21,而B段上套设有定位套22,各铰接点均为动铰接。加工时,侧杆2的A段上焊接一螺母,而B段端部打一圈套入即成铰接状,而A段和B段的另一端同样打一圈套在圈体1上成铰接状。圈体1上设有两根相互交叉的支撑杆12,增加圈体1的刚性强度。圈体1直径为100cm至150cm,圈体1和侧杆2的线径为0.9cm至1.2cm,框架高度40cm至80cm
另,圈体1、侧杆2和支撑杆12外复合有一保护层,图中未画出。由于框架使用钢筋材料,并在海洋中使用,极易受腐蚀,为延长框架使用寿命,在其外复合一保护层极为必要。其加工工艺是:将焊接好的框架放入加热室内加热,取出后在其上喷涂塑料或类似材料干粉,塑料遇热熔化在框架表面,形成一复合保护层。
参照图4,为了使各侧杆2均布在圈体1上,在侧杆2铰接点的左右圈体1上焊接限位点11,使侧杆2不会随意移动。
参照图5诱捕笼结构示意图,其是在框架外包设一渔网3而成,渔网在框架两侧杆2间开设有网锥口31,供鱼儿进入,网锥口31一般开设三至四个最为合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俞振凤,未经俞振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222913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微处理器控制的调光防水防爆灯
- 下一篇:全效内燃式水加热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