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次性气胸治疗器无效
申请号: | 02229970.X | 申请日: | 2002-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2532857Y | 公开(公告)日: | 2003-01-29 |
发明(设计)人: | 尹树昆 | 申请(专利权)人: | 尹树昆 |
主分类号: | A61M1/04 | 分类号: | A61M1/04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冀科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羡民,周晓萍 |
地址: | 0555***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次性 气胸 治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胸治疗器,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气胸是由于肺部病灶或外伤引起胸膜腔内积有气体的一种疾病。其主要症状为患者胸部疼痛、呼吸困难等,严重者会出现虚脱、发绀甚至危及生命。临床上对于气胸的治疗常采用内科药物和外科抽气的方式。对于较为严重的张力性气胸应立即采用外科手术抽气,其常规操作方式为:首先需要确定穿刺部位,经消毒麻醉后在患者的锁骨下部切开皮下组织,用血管钳钝性分离肋间肌。然后剪开壁层胸膜,将乳胶排气管置入胸膜腔内,并用缝线将排气胶管固定于胸壁上,使胸膜腔内的气体由排气管中导出。排气结束后拆线、缝合皮肤。整个手术过程需由外科医生实施。由于切口大,给患者造成较大痛苦,而且由于切口形状及大小与排气胶管可能吻合不严而造成气体溢入皮下,形成皮下气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无切口、痛苦小、易操作的一次性气胸治疗器。
本实用新型所称技术问题是由以下技术方案解决的:
一种一次性气胸治疗器,其基本构成包括穿刺针、引流管和单向阀,所述穿刺针为空心结构,由针体和针柄组成,所述引流管的外径略小于穿刺针的内径,其进入胸膜腔内的一端,在其端口处均布与引流管内壁相通的透气小孔,在引流管的另一端设有一个单向阀。
上述一次性气胸治疗器,所述单向阀的阀体为球形,在阀体上下相对的位置分别设有圆管接口,其中,下端的接口与引流管连接,所述阀芯为球体,它覆盖住圆管接口的上口,两者之间为密封配合。
上述一次性气胸治疗器,所述穿刺针的针体为空心金属管,针体长30-40毫米,外径2.2毫米,所述引流管为聚乙烯管,透气小孔直径为0.5毫米,引流管距进入胸膜腔内的端口30-80毫米的一段长度上标有刻度。
上述一次性气胸治疗器,所述单向阀可以用水封瓶代替,其引流管的胸腔外端口插入水封瓶的液体之中。
治疗气胸采用本实用新型后,改进了传统的操作方法,使接受治疗的患者创口损伤小、痛苦少,并大大减少了皮下气肿和交叉感染的机会。手术操作简单,术后无须缝合创口,内外科医生均可实施。此外,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简便、易于推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穿刺针的局部剖视图。
参考图1、图2,一次性气胸治疗器包括穿刺针、引流管、单向阀。穿刺针由针体1和针柄2组成。针体由金属材料制成,针体长30-40毫米,外径2.2毫米,内径2.0+0.05毫米,针柄可采用聚丙烯材料制成,长10毫米,空心结构,针体根部嵌入针柄之中。引流管3采用聚乙烯材料制成,管长800-1000毫米,管外径2毫米,内径1.8毫米。引流管由穿刺针中穿过,借助于穿刺针进入胸膜腔中。为防止引流管阻塞,在引流管进入胸膜腔的一端,距端口10毫米的距离内,分布4-6个直通引流管内壁的透气小孔4。为确定引流管进入胸膜腔的深度,在距引流管进入胸膜腔内的端口30-80毫米的一段长度上标有刻度。引流管的另一端口与球形单向阀5连接,单向阀设有上下两个圆管接口6、7。单向阀球形阀体外径12毫米;内径9毫米,阀芯小球直径3毫米。两接口各长10毫米,内径2毫米,位于下端的接口7与引流管的胸腔外端口连接。
使用一次性气胸治疗器治疗气胸时,先确定穿刺部位,然后将穿刺针刺入胸膜腔内,当有气体溢出后将引流管送入胸膜腔中10-30毫米,并从引流管的另一端退下穿刺针,将端口插入单向阀的下端接口7之中,用胶布将引流管固定于胸部。此时,胸膜腔中的气体沿引流管、单向阀排出。使用时须保持单向阀的竖直状态,避免因单向阀倾斜,阀芯小球偏离阀口而使气体倒流。当胸腔中气体减少,压力降低后,可以将注射器与上端接口6对接,抽出残余气体。排气结束,拔出引流管,创口无须缝合。所述气体导出装置也可以使用水封瓶,排气时将引流管插入瓶中的液体之中,管口距液面10-20毫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尹树昆,未经尹树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222997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