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端钩形钢纤维无效
申请号: | 02232883.1 | 申请日: | 2002-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2526386Y | 公开(公告)日: | 2002-12-18 |
发明(设计)人: | 王大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大中 |
主分类号: | E04C5/03 | 分类号: | E04C5/0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178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端钩形钢 纤维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钢纤维,更具体地讲,本实用新型是涉及一种具有特定形状的、能够随机地均匀分布于混凝土中以增加混凝土强度的端钩形钢纤维。在国际专利分类表中应分为E04C小类。
目前,随着基础工程建设的发展和对混凝土研究的深入,钢纤维混凝土已得到广泛的应用。因为钢纤维混凝土的优点是显著的,所以钢纤维生产厂家比较多,但也有缺点:钢纤维与混凝土粘接效果不理想、锚固力差,钢纤维品种老化、单一,性能难于满足工程建设目益提高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已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性能更为优越的特种钢纤维,更具体地讲是提供一种性能更为良好的端钩形钢纤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所述钢纤维为细条状,主要特点在于:所述钢纤维的中间段为直线状,在钢纤维的两端分别各有一个向上翘起的端钩。
在具体实施例中,所述两端分别向上翘起的端钩的上表面(1)和上表面(4)位于同一个水平面上,所述两端分别向上翘起的端钩的下表面(5)和下表面(8)位于同一个水平面上,所述两端分别向上翘起的端钩的上表面(1)和上表面(4)高于钢纤维的中间段的上表面(2),所述两端分别向上翘起的端钩的下表面(5)和下表面(8)高于钢纤维的中间段的下表面(7),所述钢纤维的中间段的上表面(2)高于所述两端分别向上翘起的端钩的下表面(5)和下表面(8)。
在所述钢纤维中间段的上表面(2)上设有凹痕(3)。
在所述钢纤维中间段的下表面(7)上设有凹痕(6)。
所述的凹痕(3)和凹痕(6)上、下交错分布。
所述两端分别向上翘起的端钩的上表面(1′)和上表面(4′)位于同一个水平面上,所述两端分别向上翘起的端钩的下表面(5′)和下表面(8′)位于同一个水平面上,所述两端分别向上翘起的端钩的上表面(1′)和上表面(4′)高于钢纤维的中间段的上表面(2′),所述两端分别向上翘起的端钩的下表面(5′)和下表面(8′)高于钢纤维的中间段的下表面(7′),所述钢纤维的中间段的上表面(2′)低于所述两端分别向上翘起的端钩的下表面(5′)和下表面(8′)。
在所述钢纤维中间段的上表面(2′)上设有凹痕(3′)。
在所述钢纤维中间段的下表面(7′)上设有凹痕(6′)。
所述的凹痕(3′)和凹痕(6′)上、下交错分布。
所述钢纤维的公称长度分别为20mm、25mm、30mm、35mm、40mm,所述钢纤维的直径或等效直径df为0.3~0.6mm,所述钢纤维的长径比lf/df为50~80,所述钢纤维包括碳素结构钢纤维、合金结构钢纤维和不锈钢纤维。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其中:
附图1是放大的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实施例的正视图。
附图2是放大的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实施例的正视图。
附图3是放大的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个实施例的正视图。
附图4是放大的本实用新型的第四个实施例的正视图。
下面结合第一个实施例也是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详细介绍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点:从附图1可以看到所述钢纤维的中间段为直线状,在直线状的中间段的两个末端分别各有一个向上翘起的端钩。
从附图1中可以看到,所述两端的分别向上翘起的端钩的上表面(1)和上表面(4)位于同一个水平面上。所述两端分别向上翘起的端钩的下表面(5)和下表面(8)同样也位于同一个水平面上。另外,也能够看到:所述两端分别向上翘起的端钩的上表面(1)和上表面(4)高于钢纤维的中间段的上表面(2)。所述两端分别向上翘起的端钩的下表面(5)和下表面(8)高于钢纤维的中间段的下表面(7)。最后,也是更为重要的,就是:所述钢纤维的中间段的上表面(2)高于所述两端分别向上翘起的端钩的下表面(5)和下表面(8)。这意味着所述两个端钩设计地恰倒好处:所述钢纤维有两个端钩,但是所述端钩不宜弯曲地太甚!其目的在于:第一要保证钢纤维自身的理想强度,然后在此良好的基础上进一步保证实现使用端钩形钢纤维的钢纤维混凝土得到最佳的各项力学性能。
特别指出,在两端分别各设置一个端钩是本实用新型最为重要的技术特征,所述两个端钩的主要功能是起锚固作用。使用端钩形钢纤维的混凝土,其各项力学性能都有了显著的提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大中,未经王大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223288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导轨专用轴承
- 下一篇:一瓶装两酒的新型酒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