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深水池式供热堆在审
申请号: | 101985000000044 | 申请日: | 1985-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85100044B | 公开(公告)日: | 1985-09-10 |
发明(设计)人: | 吕应中;田嘉夫;肖宏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分类号: | ||
代理公司: | 清华大学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罗文群;姚桂芬 |
地址: |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深水 供热 | ||
深水池式供热堆属于低温核能供热技术。本发明提供一种深水池式供热堆,既保持池式堆结构简单、具有高度内在安全性能、经济规模较小的优点,又能将供热参数提高,使热网入口水温度与中小型热网要求相匹配。本发明采用加深水池的方法,使位于水池底部的反应堆堆芯处于足够高的水静压下,并将换热器倒置,从而提高一次水的出口温度。本发明提供的池式供热堆结构简单,安全性好,造价低、运行检修便利,还可综合利用,提高经济效益。
本发明是关于低温供热堆的发明。属于低温核能供热技术。
利用核能供热是解决能源问题的一个重要手段。目前设计与建造的低温供热堆可分三种类型,第一种为壳式加压型(例如西德、苏联设计建造的自然循环沸水堆,堆芯装在耐压壳内,其堆内结构与动力堆相近。见ОБ АТОМНОМ ТеПЛОСНаБбЖеНЦЦ АТОМНАЯэНеРгиЯ.аПРеЛЬ 1980 CTP.224 228。第二种为池式加压型(例如瑞典设计的低压压水堆,堆芯装在一个大水池内,水池由承压予应力混凝土壳构成。见L.NILSSON,M.HANNUS“SECURE Nuclear District Heating Plant”Nucl·Tech·Vol38)。关于以上两种堆型亦可参阅“核能安全参考资料”第5期(1982年12月)中的中文译文。这两种堆都是为城市采暖而设计的单纯供热堆。为与非核能源相竞争,其设计规模一般要达到200兆瓦至500兆瓦热功率(500兆瓦可供采暖基本负荷的建筑面积约1000万平方米),只适用于大、中城市的大型热网。目前国内许多城市与工业区都迫切需要低温热源,但往往因其热网规模不大,而上述核供热堆总投资高,影响了核能供热市场的扩展。
第三种为适应小型用户的需要,加拿大乔克河实验室(Chalk River Lab·)已发展一种池式小型供热堆(见AECL-8257,The Canadian Slowpoke Heating Reactor,by J·S·Glen and J·w·Hilborn),其结构特点是将堆芯与换热器布置在一个常压水池内,堆芯在水池底部。池水经堆芯后被加热,靠自然循环上浮,升至水面附近入换热器,在这里把热量传给二次水,然后由换热器的下方出口返回池壳。这种池式堆结构简单,具有高度的内在安全性能。设计为2兆瓦的供热堆,其成本在该国边远地区可与石油供热相竞争。但由于池水不受压力,其供水温度低于70℃,不适应中小型热网的温度要求,因而难于扩大规模,推广应用。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保持池式堆特点的基础上,提高供热参数,并且使辐照、供热综合利用,降低供热成本。
本发明的主要内容是:
1 加深水池,使堆芯上沿处的水深在10米~40米之间,依靠深池的水静压来提高堆芯出口水温,同时避免出现沸腾。
2 为保证堆芯出口水浮升后不出现沸腾,本发明将换热器倒置,使被堆芯加热的水在深水处进入换热器,经冷却后由换热器上部流入水池(这一点与上述加拿大等自然循环反应堆的设计相反)。
3 本发明的池水采用自然循环(其浮升力由于加深水池而增强,且不因换热器出入口倒置而受损失)。还可在自然循环的基础上增设循环泵(这种循环泵较一般回路循环泵耗功低),以降低换热器及某些池内设备的造价。
4 由于本发明保持了开口水池式的特点,故可在反应堆堆芯内外直接安装辐照照孔道,和将中子活化后的介质在辐照回路中循环至堆外,建立辐照装置。
5 扩大反应堆热能的利用范围,该堆输出的热水不仅可供应冬季采暖及一般生活用热水,而且还可用于低温发电及夏季空调制冷等。
水池深度原则上不受限制,根据反应堆总体设计结果,池深与热网供水温度的关系可举例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1019850000000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假手自动换速增力机构
- 下一篇:带根部二次风的煤粉预燃室燃烧器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